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道青岛名菜敲定英文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7:30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本报4月16日讯(记者刘兆球)今天下午,由本报主办的“菜名翻译专题沙龙”举行,60多名英语高手就青岛“十大代表菜”和“十大特色小吃”的翻译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和交流,并与现场专家一起最终确定了这20道青岛代表菜的最佳译名。半岛网对活动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

  沙龙现场高手云集

  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77岁的退休教师张文起老人就第一个来到现场。老人在47中教了40多年书,是新中国第一代英语老师,几天前一听说这项活动,不会用手机的他立刻让孩子发短信报了名。

  正说着,从美国回青度假的单骏浩先生和父母来到现场。单先生在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乐园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对中国菜起名和翻译方面早有研究。

  研究生、英语专业八级、国际翻译事物所翻译……在签到簿上记者看到,60多位前来参加沙龙的市民“来头”都不小。

  直译意译意见悬殊

  下午1时30分,沙龙准时开始。

  第一道菜肉末海参,主持人话音未落,英语爱好者刘庆先抢过了话筒,他认为只翻译成海参就行了,就像许多外国菜也都只是翻译最主要的材料即可。77岁的张老先生马上表示反对,他认为海参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也有不同的配料,口味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把肉末和海参的意思都翻译出来。有位厨师认为,应加上烹饪方式,也有人提出应突出是青岛刺参,仅肉末海参一道菜,现场提出的翻译方式就有14种之多。

  每道菜如何翻译大家各抒己见,单骏浩则认为,菜名翻译把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多的问题,像香酥鸡,只要翻译成crispychicken就好。他的一番解释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大厨出马最终定稿

  由于大家各有见解且不好统一,活动进行到一半时,菜单翻译演变成了厨艺切磋。在翻译家常烧牙片鱼时,一位长期旅居欧洲的女士提议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即可,多数人则认为这样容易产生误会,但却因不知道这道菜的做法无从下手。僵持不下时,青岛心连心大酒店主管站出来,给大家详细解释了这道菜的配料、做法、口味等,最终让大家把意见统一到了一起。

  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赵德玉在对活动进行总结时指出,菜单翻译虽然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个小事,但是对我们来说这是事关青岛形象的问题,所以希望媒体及各协会单位及热心市民能够持续关注,为青岛迎奥运及文化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