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闻分析:滥吃野生动物的恶习为何屡禁不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8:5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姚润丰、董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美国野生救援协会18日发布的2005年全国食用野生动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去年公众食用野生动物的比例在下降,但与1999年的调查相比,被摆上餐桌的野生动物种类由53种增加到80种,其中的50种直接来源于野外,巨蜥、中华鲟、穿山甲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成为盘中美餐。

  一边是一年比一年增强的保护力度,一边是屡禁不绝的“吃野”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根源在哪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胜利说,尝鲜、认为有营养、地位的象征三大心理,是问题最大的根源。

  18日公布的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流行吃野生动物的原因”的回答中,有58.4%的被调查对象因为“好奇”“味道”而吃野生动物,选择“能增加营养或有滋补作用”的占32.4%,还有9.2%的人吃野生动物是“提高消费档次”的需要。

  暴利“黑手”也是野生动物惨遭杀戮的重要原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介绍,去年4月25日,深圳海关一次查获255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巨蜥活体。而据海关部门调查,目前在马来西亚收购一只穿山甲100元人民币,转手运至国内等地,黑市售价可达每公斤400多元人民币。如果再被贩卖到饭店,穿山甲的价格则会陡增到每公斤3000元人民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错误的饮食观造就了众多“贪吃的嘴”。调查报告认为,滋补作用是南方城市公众食用野生动物的主要原因,并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药补不如食补”传统思想的片面认识,现在很多人相信野生动物的食补作用,导致滥食野生动物。

  赵胜利说,营养专家在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分析比较中发现,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更可怕的是,专家研究证实,随意食用野生动物,危害人类健康。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鼠疫、炭疽等。现在饭店经营的野生动物大都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就端上餐桌,卫生毫无保障,食客们在大饱口福时,很可能被感染上类似疾病。

  赵胜利表示,今天我们食用的牛、羊、鸡、猪等家禽,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漫长的探索,选择出来的最好饲养的、口味和营养也是最好的动物,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完全可以满足“食补”的需要,因此根本没有必要滥吃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近年来,国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但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总体上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如不从根本上扭转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将严重危及许多物种的生存,破坏生态平衡。

  美国野生救援协会总裁史蒂文介绍说,目前全球至少有15500种物种濒临灭绝,这包括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一半的淡水龟鳖,八分之一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全球的大型海洋生物,如鳕鱼、旗鱼、大比目鱼等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都下降了90%。鲨鱼的数量正在加速锐减。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资源,必须减少野生动物消费,使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可以通过加快完善法制,还可以严厉处罚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但根本的办法还是应该管好“贪吃的嘴”。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内在价值,物种间是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的,一个物种损失可能影响其他成员走向灭绝。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群众的健康,每一个人的“嘴”都有责任。(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