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邯郸县一中“手机禁令”惹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9:35 河北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剑英)去年,邯郸县第一中学作出“学生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凡使用手机被校方发现的,立即予以没收并当场摔坏,同时给予学生家长相应补偿。近日,该校5名同学的手机当场被摔,而这一举措使学生该不该用手机引发的争议再度升温。

  ■学生:"老师当场把一位同学的手机摔了,一下子把大家震惊了"

  今年4月的一天,该校一名高一学生在课堂上发短信时,被老师发现并将手机没收,随后一位校领导赶到,将手机当场摔坏,并承诺按其品牌、价格给予家长相应赔偿。

  “学校共颁布了10条禁令,第一条就是学生严禁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这项规定一年前就出台了。”4月16日下午,在邯郸县一中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对学校的“手机禁令”,他们都表示理解。

  “但当老师当众真的把一位同学的手机摔坏时,还是一下子把大家都震惊了。”高一某班的一位同学说起这件事,还是难掩诧异的表情。据他介绍,他们班共有两位同学的手机被当场摔坏。

  而其他几位受访同学中,也有班上同学手机被摔的情况。“手机毕竟是我们的私有财物,老师没有权利当场毁坏。”一位同学对学校的“手机禁令”表示了异议。但他同时认为,学校的出发点还是好的,是为了让大家集中精力学习,只是这一做法有些极端。

  ■学校:“手机禁令”目的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4月17日,记者来到该校采访,见到了学校的一位副校长。他向记者道出了出台“手机禁令”的原委。邯郸县一中位于城乡接合部,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全校3600多名学生中,城市户口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农民子弟占三分之二,这一特殊的校情为学校如何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传统校风带来了挑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约有30%的学生拥有手机,其中个别学生的手机价格高达四五千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盲目攀比的现象,不少同学攀比谁的手机功能更多、价格更高,而这也造成了许多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农村学生对此更为敏感。”这位副校长向记者介绍:“因此,去年我们出台了学生十条禁令,包括禁用手机、禁止抽烟喝酒、禁止旷课逃课等规定。”

  他还告诉记者,使用手机会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是一些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发短信,很难集中精力听课,尤其是一些不良短信,在学生之间流传甚广,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二是个别学生利用手机作弊,学校已在会考中发现数起利用手机短信传送答案的事件,不仅破坏了考场纪律,更不利于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三是手机中的游戏功能,让不少学生把“网吧”、“游戏厅”带到了课堂,使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的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学校是否当场摔过学生的手机一事,这位负责人则极力否认:“我们从未摔过学生的手机,只是教育学生不要在校园内使用。”

  “学生使用手机,总归是弊大于利。因此,我们打算4月底开展一场‘校园内能否用手机’的大讨论。同时我们还打算举行一个仪式,将没收的部分手机由学生家长统一摔毁,以示学校严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决心。”这位负责人表示。

  ■家长:“不能一禁了之,而要积极引导”

  对于该校禁用手机的规定,家长们的意见基本分成了三类:学生使用手机,会造成盲目攀比、影响学习,因此校园内应禁用手机;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孩子的联系,如果遇到急事或突发事件,利用手机可以在最短时间联系到孩子,况且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孩子用普通价格的手机也无可厚非;学校既不能对学生用手机一禁了之,也不能放任不管,而应该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其中,多数家长对学校的“手机禁令”持肯定态度。

  而记者从邯郸市教育局获悉,该市大多数学校都严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只是各学校禁止的方式与程度不同。该市还规定,严禁教师将手机带入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接打电话将被视为教学事故处理。

  有专家表示,中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经常用手机打游戏、收发不良短信,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处于

青春期的他们已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知、去判断,“严禁”、“必须”等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只能触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而不会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