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月望乡:破解“六无”聚民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0:12 云南日报

  

月望乡:破解“六无”聚民心

  科技带动了农民增收

  

月望乡:破解“六无”聚民心

  精神食粮送到中心组

  

月望乡:破解“六无”聚民心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缘起“六无”困惑

  2005年8月16日晚,太阳刚刚落山,马龙县月望乡月望村委会红果寨村党员李友德家特别热闹,因为村里的党支部正在这里举行党员大会。

  “农民冬季无收成,一直是村里的习惯性缺憾。县乡号召我们摆脱困境,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有哪样意见建议,大伙说说看。”学习完文件,支书李友德扯开了话题。“别的地方种反季节蔬菜收益很好,我们可不可以带领村民试种大萝卜?”李友德的话音刚落,支委成员李石贵说出思量已久的想法。“种萝卜的打算很好,可以推广。但要解决好水源和科技推广的问题……”接上李石贵的话,党员吴宝得、尹树堂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月望乡是马龙县的一个贫困乡。多年来,农村党员一直处在组织生活管理无机制、召集无时间、集中无场所、学习无内容、工作无经费、活动无成效的“六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多数党员不能定期参与组织活动,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基本上形成组织、党员两分家,思想行为存在着散、乱、差等现象。

  2003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034元,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现今的农村经济体制下,党员工作要怎样做,基层政权要如何加强,成为乡党委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004年6月,月望乡党委提出,要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六无”状态,在支部中创建“党员活动中心户”。具体做法是,在每个支部中选择一户住房相对宽裕、有电视机、影碟机、处事豁达的党员家庭建立支部活动中心;鼓励干部职工踊跃向“中心户”捐赠各种农用科技书籍,选定直属单位挂钩帮扶,为其订购党报党刊和有关党建、农用科技方面的专题片;发动各农村支部在活动中心户设立墙报、宣传栏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立党委、党总支成员挂钩联系制度,帮助农村党支部开展学习与活动等。

  红果寨村党支部是该乡第一批建立“中心户”的支部之一,李友德坚持要求把支部的活动场所定在他家。一年多来,在这间20来平方米的活动室里,村支部坚持每半个月组织一次活动。支部经常请来上级组织负责人、农业科技人员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传授农村实用科技。学习之余,党员们围绕怎样发展农村经济、管好山场山林、做好乡村道路建设、协调好农村养老以及防控黄、赌、毒等大家关心的问题,提出并参与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措施施行后,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

  2004年8月中旬的党员会议后,红果寨出台了“冬季订单作物——日本‘耐病总态’大萝卜种植营销方案”。在11名党员的带动下,怀着满腔的信任,该村80多户农户种下了新品种大萝卜。如今,这些萝卜大多可以收获上市了。看着在风中轻轻摇摆的萝卜叶子,群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越州屯信心何来

  2005年10月底的一天,家住月望乡越州屯村民小组54岁的村民李云宏实现了一个多年的心愿——刚刚从曲靖回来的儿子把一辆崭新的汽车开进家门。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当了半辈子农民的他高兴地说:“今后,我们卖猪、卖菜再不需要肩挑背扛了,还可以把烤烟、万寿菊种得更好,每年增收它几千元钱!”

  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是什么在激励着他?自2003年以来,越州屯的村民们从思想到行为上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起始来源于村支部20多名党员的共同努力。越州屯村党员活动中心户创建以后,党支部把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定为学政治法律、学市场经济、学农业科技、学先进典型;议党务村务、议村民道德、议发展致富;定制度职责、定帮扶对象(范围)和帮党员致富、帮群众致富等“四学、三议、两定帮”。党支部定下制度,每半月举行一次支部活动,组织学习和划分职责。半年多时间的学习提高后,党员的认识和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热心公益事业的风尚逐渐在村子中形成。

  越州屯村外有一个池塘,是全村人畜饮水的水源。多年来,由于山洪冲刷、无人管护等原因,塘内污泥淤积、水质下降,塘外堤坝破损、道路陡滑,群众取水用水相当困难。党支部正常活动后,党员们自带锄头、箩筐清修水塘道路。2003年年初,按照当地公司+基地+农户的结构方式,越州屯引进并试种了万寿菊100亩。年底结算后,万寿菊的收入每亩比种植常规作物增收300多元。2004年,党支部决定,以每户党员引导、帮助3户群众的方式,带领大家扩大种植面积,做大万寿菊基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与389户村民一道,农民李柱才加入了万寿菊的种植行业,播下了两筐种子。秋后一对比,2.2亩万寿菊的收入是1900元,比其他作物增收了1000多元。要问越州屯村民的心中为何充满了希望?李柱才说:“党员、党组织的活动开展起来了,我们心里就塌实了。”“中心户”一专多能

  要问月望乡哪个“中心户”的创建最规范?党员们大多会说,是建在寻达村刘小粉家的那个。它就是党员的组织生活中心、民主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

  刘小粉是一名高中毕业生,夫妻两人都是党员。2003年6月,听说要创建党员中心户,刘小粉立即向支部提出申请,愿意把中心户建在家里。最初,考虑到中心户的建立要遵循党员活动就近就便、条件适宜等原则,组织没有同意她的申请。然而,刘小粉并不放弃,她专门腾出了一间屋子,找来一大堆有关党建、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等内容的书籍摆在屋子里,和丈夫一起制作了宣传栏,然后请来支部书记和其他党员参观、讨论。

  刘小粉夫妇两人齐心协力,不断为开展组织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渐渐地,除了党员活动以外,村组一些会议也搬进了这个中心。党员、村组干部在“中心”学习、议事,甚至调处纠纷。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7月到2005年11月,在刘小粉家这个“中心”里,共召开会议47次,举办培训达61次,有300多名党员、群众在这里学习过农业科技知识,提出了上百条意见和建议。

  寻达村党员活动中心户的成功给其他村庄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各村各组纷纷比照寻达村的做法,农村党员活动“中心户”不仅成了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效载体,也成了农村党员发挥“双带”作用的阵地和窗口。

  截至2005年,月望乡70个农村党支部所创建的“中心户”共计组织会议1800多次,开展各类宣讲、培训1000余期,培训群众达2.6万余人次。一些好的措施纷纷在各村各组推行,村务、政务日渐通畅,优质烤烟、万寿菊、脱毒马铃薯、商品仔猪、深沟商品鸡等种植养殖基地逐渐扩大,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增收致富格局。

  围绕群众反映的行路难、引水难、看病难、上学难、购买化肥籽种难等问题,各村党总支主动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情况,传达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各村党组织开动拖拉机、拿起锄头带领群众修沟建渠、筑路补桥。结合深入开展的学习教育、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活动,月望乡70多个农村党支部向群众做出承诺,办好214件实事。目前,这些承诺的实事中,已完成的达97件,正在落实办理的有117件。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600元。这样的突破,是当地多少农民想都不敢想的!

  春耕时节,我们再次走进月望乡,听到的、看到的又与几个月前有所不同。提起这些日子的变化,红果寨老人王树生的内心掩饰不住激动,“自从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党组织和中心户的带动下,村寨里的大多数农户连通了自来水、修起了水泥路,各项绿化、亮化及改厕、改厩工程逐渐展开,乡村环境发生了大变样。”提起村寨的变化,村民们有着说不完的话:“进村道路筑好了,灌溉沟渠修通了,春耕春种有保障,往后的秋收秋割不再难……”

  本报记者王永刚马玉龙(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