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阳河沁河七年巨变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0:49 河北日报 | |||||||||
【探索之道】 因有两条河穿城而过,邯郸人常引以自豪。但也因污染严重,这两条河曾成为邯郸人的"心病"。而建设生态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必须根治水污染 因为正好居住在滏阳河与沁河的交汇处附近,邯郸市民杨进国的生活显得比别人惬
南北向的滏阳河和东西向的沁河穿城而过,这让邯郸人常常引以自豪。但也因过去这两条河的严重污染,也使邯郸人伤透了脑筋。从1999年起,邯郸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河流退污还清工程,扩河道、治污水、建景观,几年下来,清清秀水风姿渐展。 改变,从七年前开始 杂草丛生、蚊蝇滋孽、垃圾遍地、危房成片,用这些词汇来形容7年前的滏阳河与沁河沿岸毫不为过。而且因为源头断流,沁河比滏阳河的污染程度更重,邯钢、邯郸电厂以及沿河大小厂矿企业的工业污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基本不经什么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沁河。 “沁河的水那时都是酱色的,常年发出一股难闻的怪味!”20年前就在这里居住的杨进国,好几次因为受不了臭水的“折磨”差点要搬家。 城市发展必须是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共赢的发展。为此,邯郸市1999年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河流退污还清工程。他们首先在滏阳河主城区段人民路至联纺路的两公里河段上打响了第一枪。拆除破烂临建,把10多米宽的河道拓宽至30多米,绿化护坡,硬化河岸,沿河两岸设置小游园,这些都成为以后河道治理的“模本”。 去年底,随着邯郸市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最后验收日期的临近,邯郸市河流退污还清工程也进入了关键阶段。他们加大改造力度,陆续将滏阳河14余公里、沁河11公里的城区河段改造完工。 邯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在河道治理中体现出历史文化底蕴,他们在沁河两岸设置的青石板护栏上,雕刻出了邯郸的十大文化脉系;在滏阳河两岸设置了错落有致的特色小品游园。同时在建成的滏阳公园、龙湖公园内,把与邯郸有关的各种传说展现得淋漓尽致。经过治理,滏阳河、沁河沿岸新增了12万平方米的绿地。整洁的河道、秀美的护栏,两岸绿草如茵、风景如画,这些都为邯郸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增加了砝码。 寻找“源头活水” 河流退污还清工程开始之初,邯郸市曾组织专门力量对两河沿岸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仅主城区段,两河沿岸就有大小120余个排污口,其中仅排往滏阳河的污水总量日均就达20万吨,并且污水全部是通过城区雨水系统主干线排入的。 污水治理不好,河水变清无望。经过仔细研究,邯郸市把沿河道的排污口分成了3大类,并划归市政、环保、建设等部门,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在这样的刚性规定之下,邯郸开始了一场河道治污攻坚战。到目前,邯钢等主要排放大户的污水处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2003年,沁河沿岸截污管道铺设完成,污水口被封死,但因为地下水锐减,沁河却成了无源之河。河道景观用水哪里来?他们决定将市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作为景观用水。2004年,4公里的中水管道铺设完毕,中水先流经邯郸赵苑的照眉池,再进入沁河。“水清了,鱼多了,前些天还看见几只野鸭子在河里游呢!”说起沁河的变化,不少市民喜笑颜开。 迈向生态城市 今年,邯郸又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新目标:建设生态邯郸! 据介绍,现在邯郸市正着手制定《邯郸水系规划研究》、《邯郸南湖、北湖规划研究》,这些都是为建设生态邯郸描绘蓝图。从今年开始,邯郸市将利用3年时间,在两河市区段基本治理完成的基础上,开始实施滏阳河、沁河的全线治理工程,总投资达到14亿元,河道治理总长度将达到160多公里。 邯郸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瑞宏说,两河全线治理完成后,邯郸将集绿地、水面、湿地三位一体,具备了生态型城市的雏形。尤其是沁河上游的湿地保护和邯钢渣山绿化项目完成后,邯郸的空气质量、大气环境将有一个大的改观。 本报记者 艾秀廷 刘剑英 曹丽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