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昔日“荒凉湾”今成“珠宝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20:48 大连晚报

  

昔日“荒凉湾”今成“珠宝滩”(图)
我市新农村系列报道之十二

  ●上世纪90年代,一场虾病袭来,瓦房店市炮台镇鲍家村一败涂地,村级经济急剧萎缩

  ●现如今,经过大刀阔斧改革后,鲍家村3800亩的海上滩涂养殖区生机勃勃,物产
丰富

  昔日“荒凉湾”今成“珠宝滩”

  ■文/图本报记者迟月晗

  忆往昔:上个世纪90年代,一场严重的虾病如潮袭来,毫无准备的鲍家村人一败涂地,加上其它原因,村级经济急剧萎缩,原有的几家企业破产倒闭,800亩虾圈以极低的价钱租给了私人。截止到2002年底,全村负债已高达340万元。

  现如今:3800亩的海上滩涂养殖区内生机勃勃、物产丰富;年加工能力1500吨的海产品冷冻加工厂宽敞明亮、运作规范;四通八达的村屯公路全部实现了柏油化硬覆盖,68栋高标准别墅式“四位一体”大棚鳞次栉比……

  近日,记者来到瓦房店市炮台镇鲍家村,探寻该村经济腾飞之路。

  69岁老人想办养老院

  “虽然现在可以游山玩水,可是我还想建一个养老院。”今年69岁的鲍家村村民牟忠臣老汉一脸兴奋地对记者说。以前牟老汉一年的收入仅有4000多元,生活只是勉强维持。自从村里来了好的带头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后,牟老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但吃穿不愁,而且马上要住进村里免费给他家盖的170平方米的别墅。村里每月给65岁~75岁的老人100元的生活补贴,虽然现在牟老汉不用种地,不用放牛了,但他还是闲不下来。他告诉记者:“现在我想贷款建一个养老院。鲍家村气候好,环境好,全国的老人都可以过来养老。”

  鲍家村地处渤海普兰店湾北岸,依山傍海,占尽地理优势。但当年的衰败让村里几乎变成了一盘散沙,那个局面狠狠刺痛了村民的心。为一挽鲍家村的颓势,2003年,上级领导经研究决定,大连壹桥企业集团总经理刘德群出任村党总支书记。新任村班子组建后,首先收回集体虾圈。回收虾圈需要资金,刘德群就从自己的企业拿。不到3年,他先后动用壹桥集团资金和以壹桥名义为村里贷款达5000万元,悉数收回了包出的虾圈和卖出的厂房,回购了外单位在本村修建的虾圈1000亩,还新开发养殖场1600亩,并将其一次性改造或建成高标准的海参养殖场。从此,鲍家村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之路。

  集体壮,村民腰包才能鼓

  几年前嫁到鲍家村的宋云贞告诉记者,因为在大棚里种植花卉,现在她家每年的纯收入是24500元;而以前,家里是靠在外打工的丈夫维持生计,丈夫一年也只能赚八九千元。自己既没本钱也没技术,只能天天闲在家中。新领导班子成立后,村里拿材料给她家建了大棚,还请专家教她种植、管理技术。现在,宋云贞不但有活干,家里的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几番。在短短的三年中,宋云贞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村集体壮了,村民们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目前,鲍家村共发展大棚314个,2004年~2005年间,村里投资500余万元修建了68栋高标准别墅式“四位一体”大棚,安排给没有产业的农户经营,实现了全村1户1棚。截止到去年底,村级集体收入达到67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780元。

  从人人自危到夜不闭户

  鲍家村人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家的大门从来不上锁,而在以前,村里人人自危,你防着我,我防着你,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现在邻里和睦,大家脸上都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如今的鲍家村实现了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赌博,无上访,无封建迷信和不赡养老人等的“十无”村。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村领导时刻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心上,党员中心户,家家挂党旗成为鲍家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村级投资兴建的办公楼内,设有党员活动室、电化教育室、图书室,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协会”,发展会员150户,建起10个文化中心户,常年坚持“逢十活动”,村里为每个中心户订一份党报,让他们时刻了解党的政策。全村还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

  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里成立了专业农民艺术团,每年在本村和当地城乡演出70多场。村里还组织百姓一同出去旅游,不但让村民们开阔了眼界,更丰富了人生经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