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精彩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04:11 深圳特区报

  刘遵义: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香港的大学可以为深圳的学生服务,建议深圳的学生们坐着深港穿梭巴士到香港中文大学来上课。深圳和香港还可以联合支持一些服务两地的机构,比如有些大学跟研究所,
可以用成本分担的办法来支持这些机构。

  梁百忍: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

  科技创新很多人都提过了,但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在过去几十年有着良好的企业管理经验,在深港创新圈成立初期,我觉得未来企业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诚信的企业文化以及宽泛的企业行为是未来深港创新圈的重要支柱。

  黄汉仪:

  香港城市大学技术转移处

  我自己是做技术转移的,我发现香港其实很多人做出的研发成果都不能马上转化出去,希望构建深港创新圈时,两地的政府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多一点合作。要有一个机构来协助大学企业的成果转化。

  徐扬生: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创新是需要文化的,是需要技术沉淀的东西,创新并不是你想创新就可以创新的事情,这有一个文化底蕴,有一个技术底蕴。因此,我们要好好思考一下,深港创新圈的底蕴在哪里?怎么样培养这个底蕴?

  陈小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

  在深港创新圈启动过程中,我们建议能不能首先做一个认定,一是确认两地参与深港创新圈活动的一些机构,比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研究院,深圳这方面也确定一下机构,在首期中,各家机构可以找到合作;二是需要信息的互动,建议能否对现有设备、现有团队、人才、专家和一些研究项目做一些信息平台。其次,我们建议以高新区为窗口,建立一个深港创新圈的协调机制,企业在这个地方都能够相对聚焦,这样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实更好。(陈海峰李舒瑜)

  相关链接

  [背景]

  去年6月,市政府在北京首次提出了深港创新圈概念,获得陈至立国务委员及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同志的一致肯定。去年1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新的政府施政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深港两地在食品安全、治安、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加大跨境基础工程建设,减少禁区面积,最终以形成特区法规的形式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市政府在今年颁布的“一号文件”《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深港创新圈”,使两地成为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创新圈。

  [可行性]

  据深圳市科技与信息局调查指出,深港合作已经有了广泛的现实基础,目前深港进行了大量各种方式的合作,例如在政府层面,深圳一方面积极参加粤港合作,另一方面还专门派人去香港学习。在产业层面,二十多家深圳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香港多家创投公司选择了深圳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香港多家高校、公共服务机构与深圳高新区、产业带合作更是源来已久。建设深港创新圈符合国家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

  [主要障碍]

  在昨天的研讨会中,代表指出建立深港创新圈主要存在五方面障碍:一是政策法规差异问题。二是深港两地政府官员、科技人员通关不畅。三是深港两地物流特别是用于研发、测试的产品、设备、样品等均存在通关障碍。四是两地资金特别是政府用于支持创新合作活动的资金的异地流动存在障碍。五是香港高校目前仍不可以在深圳独立办学,即使是与内地高校合作办学,仍存在高额税收方面的障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