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周跃南等战友22年孝敬烈士父母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19:23 经济日报农村版
周跃南等战友22年孝敬烈士父母的故事

老母亲给儿子们攒下的鸡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周跃南等战友22年孝敬烈士父母的故事

周跃南等在陈云生烈士墓碑前


周跃南等战友22年孝敬烈士父母的故事

周跃南和战友们1985年赴老山


周跃南等战友22年孝敬烈士父母的故事

周跃南早早地给老人送去食品


  经济日报农村版记者 万 鹏 黄松光 文/图

  祭拜战友泪相依

  “云生,你安息吧!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爹娘的!”

  今年清明节上午10多钟,周跃南等8个昔日的老山战友像往年一样,搀扶着他们的爹娘,来到浙江省温州市翠微山革命烈士墓,祭奠22年前为国捐躯的战友陈云生烈士。

  今年74岁的陈云生母亲噙着热泪说:“他们比亲儿子还亲呢!”

  这天早上,天还没亮,周跃南就早早地起床,驱车40公里外的一座高山上,给他们已经尽孝22年的老爹老娘送去8个儿子凑钱购买的大米、食油、味精、咸鱼等食品,同时把二老接到城里给陈云生扫墓后,下午带老人到医院检查身体。

  早早约好一起去祭拜战友的虞尚义、李和崇、黄长江、黄志栖、林爱忠、林金明等还特意给战友陈云生买来两盆鲜花,他们还筹集1500元交给年已古稀的陈云生父母手中。

  这对年逾古稀的农村老人不停地擦拭着眼泪,向记者讲述了22

  年来的感人故事。

  烈士鲜血洒疆场

  那是1981年冬天,来自温州市的100多名新兵听从祖国召唤,走进了西子湖畔的陆军某部军营。3年紧张的爬、滚、打的生活使他们个个成为合格的军人。其中周跃南因为抢着干脏活、累活而成为“活雷锋”,陈云生服从组织需要从战斗班到炊事班当“伙头军”“猪官”而出名。正当他们即将退伍之际,第二次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浙江某军一师被军委批准开赴中越边境老山前线,他们把退伍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怀着保家卫国的满腔热忱随部队奔赴南彊老山战场。战斗打响后,时任五班班长、被称为“神枪手”的周跃南在守护某高地时机智灵活,消灭了敌军3名观察员,被荣记了三等功,成为当时全师第一个立战功的参战官兵。

  时针指向1985年2月11日凌晨,“嘀嘀嘀”报话机传来呼叫的信号,攻打老山541高地140阵地的战斗命令下达。我军某部副班长陈云生带领突击组像离弦的箭一样,勇猛地向山上冲去。敌人向我冲过去的战士负隅顽抗,子弹在头上、身边呼啸而过。陈云生不顾一切冲在前头,被敌弹击中负伤,身子一摇晃倒在下去,鲜血从伤口淌出来。突击组的战友看到副班长负伤了,一个个箭步扶起他,并要背他下火线。陈云生推开战友的手,说:“不要管我,没什么,大家快冲啊。”他仍拿起冲锋枪,挣扎着向前冲去。时而卧倒,时而向前冲。“轰隆隆”敌炮弹在山坡上爆炸,一发炮弹在陈云生身边炸开,他的手臂、头部、胸部、腿等被弹片炸开了许多创口,血流如注……年仅23岁的陈云生英雄地牺牲了。事后,陈云生被追记二等功一次,并被追认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战友情深认爹娘

  陈云生牺牲的消息传来,与陈云生一道参军、一道参战的李胡崇、周跃南、黄长江、虞尚义等温州籍战友含着泪水和强忍受悲痛,把陈云生背下了山。

  李胡崇噙着眼泪告诉记者,在上阵前的一个小时,陈云生还把自己积攒下来的干粮硬塞给了我3盒,并说,假如我们有谁牺牲了,可要替对方照顾好父母哦。“哪想到那是最后的诀别,他一下子没了。”

  1985年3月8日,这是令温州兵永远骄傲的日子:从这天起,整个参战部队从排、连到军部全部换上了温州兵当通讯兵,用特殊的温州话与各参战部队传达战斗命令,使敌人的“耳目”成了瞎眼,确保了参战通讯畅通无阻,在我军战斗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整个战斗结束凯旋时,11名温州瓯海籍战友中除陈云生牺牲外,虞尚义、周跃南、林金明、李胡崇、黄志栖、林爱忠、黄长江、徐益华等也分别荣立了一、二、三等战功。李胡崇说,每当我们戴上鲜花受到祖国和家乡人民夹道欢迎或登上报告台作英雄事迹报告时,心情就十分地不平静:因为自己的战功奖章上有着战友的血,是战友们一起用生命换来的。从1985年年底起,他们陆续退伍,每一个人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约上昔日的战友到陈云生家看望爹娘。

  陈生云的父母的家在海拔500余米高山,山峭路远,交通不通,曾是浙南革命老根据地之一。1985年腊月,当周跃南和战友黄志栖、徐益华第一次驱车20多公里,并爬山两个多小时来到陈云生家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时:两位老人和年幼的二弟住在一间破旧的草房里,由于地处高山,家里除微薄的农业收入外,无其他经济收入。他们坚定地告诉老人:“虽然云生走了,但我们还在,我们就是你们的亲儿子啊!”左一声妈、右一声爹,他们在烈士遗像前哭成了一团。周跃南等3个战友临下山的时候,还每人给老人送了200元钱。回想起当年的往事,老妈妈至今仍然泪流满面,她说:“200元钱,在现在看来算不上大数目,可孩子们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40多元钱啊!”

  长相思忆莫相忘

  时过境迁,周跃南与回来的战友们分别当上了国家干部,虞尚义、林金明、李胡崇等则留在部队上军校或被提升为干部。但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在地方工作的战友每年的清明、“八一”、春节,他们都要带上钱物山上去看望爹娘;暂时留在部队的战友每次回温州探亲都不忘去探望父母。转眼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回乡的战友已有8个,他们依然不辞跋山涉水地去探望两位老人,大家每次去都捎去钱、食物和衣物等,去年“八一”,他们还凑钱给老人购买了一台崭新的彩电。

  八个干部儿子孝敬一对农民爹娘的佳话广为传送,一些外地的战友得知情况后,也不时加入到孝敬老人的队伍。永嘉县的战友陈钙寿、徐益华、金元奇等专程来到温州探望老人;有一年元旦,瓯海、鹿城、永嘉三地的24名战友聚会,还特意把老人接来一起聚餐,陪老人逛公园,还给老人孝敬了2000多元钱。

  经济日报农村版记者 万 鹏 黄松光 文/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