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市面上卖不动 网上却热销 一个人的书挑战书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0:37 国际在线

  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事情成为可能:一本书的生产变成公众性事件,从它萌芽之日起,就受到众多网民的关注。它的每一个变化,都在网上同步公开。

  我们说的是《读库》丛书。这套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宣传,几乎都是该书主编张立宪(更多的人习惯叫他老六,在本文中,我们也将以这个名字称呼他)一个人跑下来的。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互联网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六在新浪
上专门为这套书开了一个博客,“全程直播”它的制作过程。

  抛开其中的广告因素不谈,你无法否认,这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出版物。

  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解读。惟有深度进入,我们才能获知其中的意义,和可能的前景。

  一本等待被发现的书

  《读库0601》躺在枫林晚书店一楼的平台上,和其他的畅销书挤在一起,等着有人慧眼识珠,将它们带走。

  这本317页的书看上去有点像《万象》,却不似《万象》有那么多民国掌故。据说老六对它的要求是非学术、非虚构;另有六字方针是“有趣、有料、有种”。很多人大概会对第三条印象深刻,因为它竟然用了长达76页的篇幅描述郭德纲!算得上有种了。

  这本传说中的书是3月中旬进入杭州的。枫林晚一共进了60本,是杭州进货的大户,到4月25日这天,已经卖出59本,大部分是被图书馆要走的,零售的情况并不乐观。店员说,这本书并没有真正引起读书人的注意,但他们还是决定去补货,希望再卖一段时间。

  真友书店进了5本,只卖出3本。每次有顾客上门,书店老板小严都会主动推荐这本书,但很少有人捧场。他后来回忆说,那3本都是很艰难地卖出去的。

  庆春路购书中心里,这本书的上架时间是3月17日,一共5本。到4月25日,只售出两本。

  而在晓风书屋,记者没有发现这本书。店员说,他们还要再观望一下,如果确实是好书,也会考虑进货。

  在它的根据地北京,形势要好得多。三联卖了200多本,西单图书大厦80多本,万圣和风入松也都卖出四五十本。老六从出版社得到的数据是:地面书店,首印的一万册已全部发出,出版社正在加印,准备五一后和《读库0602》一起推出;网络销售方面,当当网以每天四五十本的速度在出货。对这个成绩,他说:“我已经没有理由不满意了。我从没指望《读库》会是那种大热的书,卖得好就加印,卖得不好就收盘,很简单。”

  对这本他一手打造的读物,老六显然没有太多理想主义的浪漫,相反却持着颇为现实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并不觉得《读库》的出版过程有多悲壮,他只是在做一件自己有把握的事情。这句话更深的含义是,《读库》是个人趣味和大众市场相结合、相妥协的产物。老六坚持要做一本个人喜欢的书,但也要尽量照顾受众的感觉。如果无法双赢,至少可以满足自己———你可以猜想其中有多少自娱自乐,并且顺便娱人的成分。

  网上口碑营销的案例

  至少在目前,《读库》更广阔的舞台是在互联网上。

  杭州读者小叶通过当当网订购了一本《读库0601》。他注意到老六是因为前几年那本《记忆碎片》,那是老六的另类自传,征服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小叶正是其中一个。这次知道老六要出版《读库》,他打定了主意要捧场。

  故事还没完。小叶又把老六的博客发给了自己的两位朋友,他们看到后一人买了一本。“觉得怪好玩的。”他们说。

  很显然,这是一个互联网上口碑营销的案例。用独立策划人吴藏花的话说,如果一本书无法进行流水线大工业化生产,在市场经济下基本没有商业意义;但如果只做给少数人阅读,不妨用更低成本的分销模式,比如互联网。最早一批《读库》就是这样卖出去的。

  故事可以这样开始:原本老六很排斥博客,被朋友忽悠上网后,勉为其难开了一个,每天不过几百的点击率。等到他开始在博客上“全程直播”《读库》的生产过程,后来又在新浪上专门为这套书开了一个博客———该博客的主题词就是“一本书的诞生和成长”,点击率便猛增到了每天一两千。有心人数了一下,仅去年11月1日第一篇博客后面就跟了33条留言,其中有21条提出要订阅《读库》。每个进来看的人,都开始关注这本书的诞生和成长,一本书的出版成为现在进行时。“《读库》成了一个他们眼看着长大的孩子,他们对这个孩子的支持、溺爱、包容、期待、批评,其中蕴涵的善意和倾注的心血,都远远超出传统图书出版模式中的编读关系。”说起这些,老六不无欣慰。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到了这本书,比如老六的朋友王小峰和王小山,比如更多以前不认识的人……“刚开始只是为了在哥们儿面前炫耀一下,说我做了件很牛的事情,大家都来看看。结果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像是爆炸式的,引来了无数感兴趣的网友,都问,这书哪儿有卖?我怎么才能搞到一本?逐渐形成话题。”博客成了最好的传播渠道。事情搞大了。原本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个小圈子事件,它和那部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一样,只是一小撮人关起门来玩的一个东西,后来他们知道自己错了。这本书已经越过所谓的“圈子”,面向更辽阔的天空。

  出版人黄集伟的情况和老六有点相似,他每年都会出一本书,全部自己编辑,交给出版社的都是成品。但黄集伟从不曾像老六那样在博客上全程直播整个过程。此乃老六之所以是老六,《读库》之所以是《读库》的地方。胜出的,有时仅仅是大脑的灵机一动,却是如布列松所说的决定性瞬间。

  一个人的编辑部

  出版策划人昝爱宗这样描述《读库》的运作过程:老六等于是自己成立了一个图书工作室,然后来生产一个产品。这个工作室是低成本运转的,只负责策划和编辑,出版交给出版社,发行交给发行公司,是一种很新颖的实验方式。老六相当于一个策划人的角色,他的工作细化到了最小的环节。以后的图书出版应该尽可能地参考这种模式,因为存活率会很高。

  老六自己的说法则是:这种没有办公费用、人员开支的生产方式,使他可以解放出一些成本给稿费、给印制质量。在这点上,那些兵多将广的出版机构显然没法做到。

  有这样一个数据:2005年,中国各出版社一共出了25万种书。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并非是有足够含金量的。可往往,衡量一个出版社的工作成绩,是看他们出了多少种书,而不是每本书的销量和利润,更遑论质量。

  正如老六在博客中写的那样,一本书经常陷入这样的境地:编辑埋怨发行的布货不足;发行嫌弃编辑编的书不好,没书店愿意进货;编辑说美编的设计方案太土;美编说编辑对他的束缚太多;发行问编辑为什么不在报纸上好好宣传……所以,他选择了个人一条龙的作业方式,希望避免这样的损耗,把每个环节做好、做透、做足。

  另一位出版策划人季晟康清楚地看到了这样做的价值:《读库》的出版过程证明,这个时代可以让人更个性地去做一件事,而最终决定一切的是内容。好东西永远不可复制。(见习记者吴晓燕)

  来源: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