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关注个性发展体现学生减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1日03:40 深圳商报

  关注个性发展体现学生减负

  ——专家详细解读高考改革方案

  为什么由标准分改为原始分?

  卢羡文说,高考新方案中计分方式从现行的采用标准分计分改为采用原始分计分,是出于以下的思考:

  首先,为落实高中新课程在共同基础上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改革理念和课程设置,高考新方案中设置了任选考科目,在同一个选考科目中还可能有选做题。这意味着所有的考生的考试科目或考试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较适宜(标准分计分方式的前提是所有考生的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完全相同)。

  其次,高校需要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考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不同计分方式无法横向比较来自不同省份的考生。绝大多数高校强烈要求全国各地统一高考计分方式,大多数部属高校多年来要求广东改变高考采用标准分的计分方式。

  据悉,目前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其他省区的高考新方案均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

  如何体现对新课程实验的配合?

  首先,高考新方案考试科目组合按高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理科、体育与艺术4类,符合高中新课程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结构要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课程标准对中学生不同发展方向明确区分的特点。有利于中学按新课程方案充分开设选修课,学生根据个性特长和职业发展意向选择学习内容,形成个人修习计划。

  其次,语文、数学、外语3个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专业选考科目的考试内容都包括共同必修和选修内容,对于学生在能力、适应性、兴趣和职业发展意向等方面的多样化发展和促进各中学课程建设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它要求中学必须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合理安排,促进课程计划和教学管理的变革。从而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再次,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考试内容都包含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的共同必修课内容,即使是倾向理科发展的学生,也必须学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目;倾向文科发展的学生,也必须学习科学领域的科目。从而有利于防止中学生过早偏科,防止倾向文科发展的学生缺乏科学素养,倾向理科发展的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等问题。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都只考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共同必修部分内容,即学生通过正常的学习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并且全部采用选择题。在考试内容与考试难度上体现减轻学生的负担。

  数学按文、理分科,完整反映了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调整要求。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按照学生不同发展倾向分别设置学习要求和内容,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数学选修的系列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反映到高考上就要求分别考核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数学分文、理科考试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对不同发展倾向学生的不同数学基础要求,不影响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具有积极的改革意义。

  高考新方案如何体现“减负”?

  1.实现按文科、理科不同发展方向的减负。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角度出发,分别确定报考文科类专业或理科类专业应具备的基础,让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分别报考,考试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适应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学科发展倾向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按照课程目标要求,数学科分文科类和理科类,减轻了侧重人文社会学科方向发展考生的学习负担。

  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减轻学生负担。只考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共同必修部分内容,即学生通过正常的学习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4.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在考试难度上减负,将全部采用选择题。

  5.英语口语考试提前至4月份进行,减轻考生在备考上的负担。

  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学科门类与专业选考科目参照表

  学科门类专业选考科目

  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4个一级学科除外)物理、化学

  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除外)物理、化学、生物

  经济学、管理学及地理科学类、心理学类2个一级学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法学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教育学(含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农学物理、化学、生物

  医学物理、化学、生物

  艺术类音乐术科、美术术科

  体育类体育术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