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播绿炎帝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7:05 红网-湖南日报

  通讯员 魏振军 李红霞 李弋石 本报记者 周怀立

  炎陵县水河畔绿树葱郁的鹿原陂,乃是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陵寝之地。在满山的绿色中,人们常会见到一位白发稀疏的老人在呵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这个老人名叫马敌凯,今年81岁高龄了,在炎帝陵义务种树整整10年。10年来,他亲手培植成活的树木、花卉和药材达8万多株,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

  马敌凯从小生长在炎陵县城鹿原镇,并在与炎帝陵山水相依的炎陵三中工作了一辈子。1989年,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看到以往古木参天、流水潺潺的炎帝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常心疼。1996年,已经72岁的他扛起锄头,回到鹿原陂种树。开始的时候,家里人很不理解,但见他态度坚决,只好同意。

  马家在县城,距炎帝陵17公里。刚开始时,马敌凯每天两头奔波,早上6时多就起来,搭乘中巴车到炎帝陵护管苗木,到晚上七八时才回家。后来,为了方便,他说服家人,干脆在炎帝陵附近找了一间简易平房住下来。为了搞好绿化,老人订阅了许多有关花卉苗木的杂志,学习栽培技术,并在一块荒地上建成近千平方米的苗木园,如今园内花卉苗木已达100余种,许多成苗都是从这里移栽到炎帝陵的。

  马敌凯认为,炎帝遍尝百草为百姓治病,后人应当继承他的事业。因此,他特意把神农大殿后面一片荆棘地开垦成“神农百草园”,种植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的药材。为了增加“百草园”的品种,他不顾八十高龄,独自一人到大院、龙渣等边远乡镇的深山寻找药材种苗。他种在神农大殿后面的两株大叶黄连,当时每株有50多公斤重,是老人从山沟里背回来的。相传炎帝始种五谷(稻、黍、稷、麦、菽),开启农耕文明,而五谷中炎帝陵常见的只有稻和菽,为配齐“五谷”,马敌凯又找来黍、稷、麦在后山试种,并取得了成功。如今,炎帝陵大型祭祀活动所用的五谷祭品,都是老人耕种出来的。

  10年播绿路,艰辛何其多,但年过八旬的马老依然乐此不疲:“我干得蛮有味,不然怎么能干这么久?我身体也很好,肩能挑,脚能走。我还要进行第3个‘五年计划’,从2006年到2010年,把炎帝陵的绿化搞得更好。”老人表示,他要在第3个“五年计划”内做成3件事:一是清理挖掘炎帝陵的洗药池,开渠蓄水;二是扩大“百草园”的规模;三是从圣火台到神农大殿栽种百棵林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