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男羽走向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7:05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苏原平

  男双不再是软肋

  上届汤杯决赛,中国队3比1战胜丹麦队,双打的出场阵容几乎是本届决赛的“翻版”。本届杯赛,前三场中国单打、双打一路披靡,以3比0让对手俯首称臣。同样的对手,同
样的结果,但比赛过程却不尽相同。令人为之振奋的变化,就是中国第一双打蔡赟和付海峰真正走向成熟。

  双打在相当长时间都是中国男队的软肋。2002年广州汤杯赛后,中国在男双上下了不少功夫。上届汤杯赛便推出两对男双年轻组合,收到一定效果,桑洋和郑波为本队夺冠拿下宝贵的一分。

  本次决赛,蔡赟和付海峰再啃世界排名第一的“硬骨头”。比赛开始,埃里克森/汉森来势凶猛,很快就先下一城。最值得赞许的是,两位中国小伙临危不乱,及时调整场上战术思路。后面两局比赛,蔡赟和付海峰牢牢掌握着场上的主动权,基本上没有给对手太多机会。

  更能适应新赛制

  21分制出台后,丹麦人、特别是盖德多次扬言自己已经掌握了新赛制的规律。但从本届汤杯决赛看,中国选手对21分制的适应程度还是要好于对手,这一点在林丹与盖德的比赛中表现得尤其突出。3月份在成都举行的中国大师杯赛上,林丹半决赛输给了盖德。那次比赛是两人在21分制推行后的首次交锋。本次汤杯决赛林丹在场上有了显著变化,一扫开局慢热的老毛病,比赛一开始就使自己赢得了主动权。此外进攻非常积极,凌厉、落点刁钻的劈杀、点杀,使得盖德始终处在很被动的地位。21分制使得比赛时间缩短,对林丹这样的年轻队员更少了体力不支的后顾之忧。在与经验老道的盖德交锋中,林丹选择这种积极、主动的思路和打法,显然非常有利,实践证明也非常成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