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60岁老汉背80岁老母喝茶 数年如一日不言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10:01 扬子晚报

  李兆贵夫妇十多年来照顾长辈从不言累,广州三元里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赞

  “每天的中午12点半,总能看到一位年近60岁老人推着一辆单车,前面坐着几岁的小外甥,后面坐着80多岁老母亲,他们边走边聊,其乐融融,已成为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松柏大街一带的独特风景。”这名推车老人叫李兆贵,在附近的松柏新村、景泰新村、百事佳新村一带,说起他来街坊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要说孝子,李兆贵夫妇肯定算得上!”

  上世纪末 推着板车送岳母看病

  说起李兆贵夫妇,在白云区三元里一带可谓有口皆碑,他们夫妇俩孝敬老人的故事,要追逆到上个世纪90年代。

  李兆贵的岳母年轻时因连年战乱,丈夫被抓了壮丁,从此一去不返音讯全无,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李兆贵虽不是倒插门,但也跟上门女婿差不多。由于岳母年轻时操劳过度,年老就体弱多病,90年开始心肺相继出现问题,时常发病,有时半夜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险。

  为了照顾老母,夫妻二人搬回棠溪岳母家。那时候上班早出晚归,妻子还要到田里劳动,种菜卖菜,经济比较窘迫。但二人把好吃好穿的先给岳母,为老人家看病也毫不吝啬,倾囊而出。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出租车也很少,有几次岳母晚上发病,夫妻二人只好将用来运肥料的木制大板车铺好,权当救护车,他在前面拉,妻子在后面推,一路小跑把岳母送到机场医院急诊,而且无论挂风下雨,也从不耽误。

  本世纪初 悉心照顾中风老父

  岳母离世之后, 李兆贵的几个兄弟,也相继成家离开了父母,于是夫妇二人又搬回了父母身边,用李兆贵的话来说:“我是老大,工作不是很忙,当然由我来照顾父母。”

  2001年,李兆贵80多岁的老父亲因突患中风、脑梗塞导致瘫痪在床。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在这个和谐幸福的家庭里掀起了巨大波澜。望着情绪低落的老父亲,李兆贵夫妇说:“爸!您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即使是走不了路了,也没关系,我们就是您腿脚!”

  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李兆贵夫妇意识到,老人的病将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的事,母亲已年老体弱,心脏又不好,照顾父亲的任务自然落到两人身上,这将是场精力、体力与经济负担的持久战。

  由于父亲只能长期卧床,活动能力极其有限,不但起居饮食要人照顾,连大小二便都要人服侍。李兆贵当时还没有退休,白天的照顾工作主要由他妻子进行,可喂饭喂药还行,而要接屎接尿的话,老人家就有些不乐意了,毕竟那是儿媳,可80岁的老伴根本就搬不动自己,为此,他通常能憋就憋着,实在憋不住拉在床上,他也忍着要等到儿子回来帮他洗换。

  妻子何妙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知道这样时间一长,父亲身上就会长褥疮,而且房间的气味也很不好,严重影响老人的健康。于是,她就不断的开导着公公:“爸,照顾您是我这个做儿媳应该的,您就把我当女儿,我们小时候不也是你们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现在您需要我们照顾也不要再顾虑什么。”在媳妇的不断开导下,老人家慢慢开始接受了儿媳的照顾。

  由于老父长期不能活动,排便能力越来越低,后来连续几天排不出大便,十分痛苦,试过好几种办法都不见效果。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为了减轻老父的痛苦,夫妻俩轮流用手指帮老父抠出大便。

  长期卧床,让老父亲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即使是深更半夜,他需要人照顾时,只要夫妇俩的动作稍微慢点,他就会发火,有时还开口大骂,甚至发展到第二天的绝食。就此,李兆贵说,一开始还觉得有些委屈,觉得父亲不该这样,但后来慢慢就理解了,老人家一天到晚只能躺在床上,身上还有病痛的折磨,发泄一下是需要的,所以,每到这时候他们夫妇就不说话,任老父亲发火,“发过火就好了,并还会向我们道歉呢”。

  直到03年老父83岁去世为止,夫妇俩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但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身上从没有因为卧床而长过一个褥疮。

  今时今日 为让老母开心每天带母上街

  送走了父亲,李兆贵也已退休,于是,夫妇俩又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照顾83岁的老母身上,老母亲心肺功能不好,走不远路,爬不了楼,可就爱打个麻将,喝个早茶。于是,李兆贵的双腿和陪着自己上下班的单车,便又有了新的用途,成了老母亲的另一双“拐杖”。

  每天早8点,妻子伺候好母亲的洗漱之后,李兆贵便推出单车,扶母亲坐好,送母亲到指定的酒楼喝早茶,而每逢要上楼时,背母亲上楼也成了李兆贵的必修课。母亲当然也心疼儿子,毕竟儿子也是上六十岁的人了,“要上楼的酒楼,我们就不去了!”每到这时,老母亲总会这样说,而儿子也总会这样答:“我这个岁数更要多锻炼,背你上楼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于是,在三元里一带的酒楼,提起李兆贵的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可如果找个背着老母来喝早茶的人,大家一定会知道是谁。

  喝完早茶,李兆贵会再将母亲接回家中,睡上一个小时,在这个空档中,夫妇俩又开始为母亲的午餐忙活起来,老人家想喝粥,单独为她煮;想喝汤,单独为她煲;想吃米饭,全家人就只能跟着老人家一起吃“软饭”了。

  吃了午饭,中午12点以后,是老母亲最开心的事了,因为她要出去与一群老友打麻将,这时,李兆贵就会又推出自己的单车,送母亲到她指定的“娱乐场所”。托付在李兆贵家的小外甥,此时也会凑凑热闹,爬上单车的前面,在众街坊的问候下,在老母亲笑眯眯的回答中,一车三身影又成了这里独道的风景。

  当然,老母亲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为此,让李兆贵狠狠地伤了一回脑筋。那是在去年的一个大冬天,下过雨的天刚刚放晴,可风很大,气温很低,为了防止母亲外出受凉,李兆贵决定当天不带母亲出门。没想到母亲却在没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自己偷偷跑了出去,可由于腿脚不太利索,方向也分不大清楚,在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独自一人又回来,回来后发现大门紧闭,因为全家人都出去找她了,又让她在门外站了好一阵子。

  当李兆贵夫妇赶回家后,老人家就大发雷霆:“下雨不能出去,天晴也不能出去,老在家里看着空屋子有什么意思,你们想闷死我不成,既然这样,今后,我不吃饭了,死了也省心了。”于是,老人家将自己反锁进屋子,真得不吃饭了。任凭李兆贵夫妇怎么劝老人家就是不听。

  最后,李兆贵只得端起为母亲准备的饭菜,跪在屋前,含着泪说:“妈,儿子知错了,以后,只要你愿意,冷我们就多穿点,到哪我都推你去。只求你现在出来吃点东西,如果你不出来,我就不起来!”听了这番话,老人家才开门出来。从那时起,只要母亲愿意,到哪他都会做好充分准备,安全送到。

  老母亲很幸福 众街坊都称赞

  李兆贵的老街坊们几乎都能道出他的一些孝顺故事,李大伯对记者说,李兆贵,他是真孝子,不像有的子女,当着外人是一套,回到家里又是一套。有一次,我就替他打抱不平。那天,他推着母亲在街上逛逛,几个老人家都在说他好,可就有一位年轻人说着风凉话,说什么李兆贵有什么了不起?他反正在家也是闲着。可我就反过来问他:“在咱这三元里的城中村里,有多少年轻人在家闲着打麻将,有多少老人没人理,坐在门口只能望着巴掌大的天空,可又有几个人能像李兆贵这样推着老母上街看风景的呢?”

  一位在松柏大街路边开着书摊的宋女士说,他们母子几乎天天从我的报摊前过,每次我们都会说上几句话,三年多了,真得很难得,你从他母亲开心的脸上,从她说话中就能体会到她的儿子媳妇有多孝顺啦。

  记者结束采访时,李兆贵的老母亲对记者说了一番话,道出了她对儿子夫妇的评价:“我告诉儿子、媳妇,到我死时,你们千万不要哭,我是高兴地走的,我在人间很幸福,老来子女们没让我受一点苦,我很满足,吃穿不愁,欢乐有余,没有遗憾。” (记者 王丽凤 周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