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外交家吴建民合肥解密外交“细节”(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09:56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新闻当事人:吴建民

  采访记者:屈凤丽

  人物档案:

  他是一名资深外交官,他曾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荣誉勋位团大骑士勋章”,又被毫无悬念地推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从22岁起就进入外交界,经历之丰富超过了众多同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他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1991年初,他成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1998年11月他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工作。他,就是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吴建民,1939年3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先后为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代表翻译、外交部翻译、中国常驻联合国第一批工作人员、外交学会欧洲处政务参赞、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处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王国使馆及欧共体使团参赞。

  5月9日,一直备受国际舞台和中国外交界关注的资深外交家吴建民来到合肥,为合肥三县四区的党政机关干部举办名为《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思考》的讲座,本报记者得以近距离接触并独家专访吴建民,把神秘的外交和不为人知的细节展现在读者面前。

  驼色西装、白色花纹衬衣、红色领带……从内而外散发的儒雅气质,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对于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他都眼神专注、报以微笑的倾听,然后给予详细回答,直到尽力让你觉得满意为止。

  ·外交并不神秘

  记者:在老百姓眼中,觉得外交和外交家都是很神秘的。

  吴建民:外交应该揭去它神秘的外纱。长期以来,在外交上面披了一个神秘的面纱,到底干什么老百姓搞不太清楚,世人不知道。外交给国家带来什么贡献,其实有位中央领导同志讲过,外交投入最小,产出最大,这是实实在在的。在今天这个形势下,中国开放的条件下,外交做了一些努力,能够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好处。

  记者:外交对国家能带来好处,也能给我们具体的老百姓带来直接的好处吗?

  吴建民:我常说外交是一种资源。我讲的外交资源是广义上的。在很多事情上外交能‘四两拨千斤’。外交资源首先是关系,还包括对外国投资环境的了解,对外国法律、文化的了解,在未来对我们走出去办企业时都会有帮助。但一些企业现在还没考虑到,以为在国外办厂和国内办厂差不多,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有企业到非洲买厂,主管的领导都不会讲法文,怎么沟通?不出问题才怪……而外交官认识当地社会上层的人、掌握着国外关系,有些事情可以找外交官进行介绍,这样可以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可是现在,我觉得中国人没有认识到外交是资源。老百姓不知道外交做什么事,光是看着你们出入什么高级场合、宴会,挺风光的。外交有小外交和大外交、整体外交。现在的外交已经不是过去的外交。我在法国的时候,跟法国一些著名老大使聊天,大家感叹说五十年前一个大使抓经济,会成为人们的笑柄,而现在,大使不懂经济会成为笑柄。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朱镕基总理去访问空客,去之前,我去给他打前站。我到空客的时候,空客老总一把手见我,跟我讲,中国应当多买一点空客啊,现在在中国的机群里面,波音占很大比例,空客现在比例太小了。我说是,我作为中国驻法国大使,我非常赞成你这个观点。但是有一条,你分包给中国要多一点才行啊。我说(当时是2002年)波音每年分包给中国是6000万美元,空客分包给中国才1000万美元。后来朱镕基总理去的时候,他就向朱总理保证,空客在几年之内赶上波音的水平。这样,空客把东西分包到中国来。

  ·偶像是周总理

  记者:从1965年到1971年,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您曾多次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做过翻译,对这些领导人您有什么印象?

  吴建民:这么多人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周总理,他的个人魅力很强。“很多人在屋子里聊天,周总理一走进来,整个的气氛就不一样了。”那6年里我给周总理做过若干次翻译,最难忘的是有一次给周总理翻译了6个小时。1968年10月,周总理与刚果(布)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乌尔从晚上11点一直谈到第二天早上5点。谈话结束后,不知疲倦、神采奕奕的周总理在电梯里夸我:“这么长时间,你辛苦了!你这个人很精干!”

  记者:这段翻译生涯对您今后的外交生涯有什么益处吗?

  吴建民:我近距离观察过他们,看他们如何处理问题。举个例子,周总理接待外宾时,总是自己先到,等到中方接见人员到齐了再请外宾。一次,总理在大会堂接见外宾,外交部礼宾司的同志向总理报告:中方人员全到齐了,是不是可以叫外宾了?总理眼睛一瞪,说:“什么‘叫’,是‘请’!”一字之差,表现出了总理对客人的尊重。总理的气质也被外国人津津乐道。我在法国时,法国人就对我说过:“他的眼睛真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我在外交学院给学生讲交流学的时候,就举周总理很多例子,世界各国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他始终如一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

  邓小平是非常出色的外交家,他在16岁到21岁的时候都在法国留学,留学生活给了他很深的影响,所以他非常注重外交,而毛主席不一样,毛主席一生只出过两次国,一次在苏联呆了很长时间,却很不快活,他跟斯大林抱怨说,我在这里干什么,一天就三件事,吃饭睡觉上厕所。正因为个人经历的不同,所以两代人的外交政策也不一样。

  ·全程参与江、胡主席访法

  记者:您在法国当大使的时候,江泽民和胡锦涛主席都去访问过,当时都是您全程陪同的,整个活动也是您在其中参与设计的?

  吴建民:是的。

  记者:1999年时候,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有一次家乡的互访,这次的外交活动,在整个外交界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您当时是驻法的大使,是怎么来促成这样一次互访活动的?

  吴建民: 这事要从我递交国书谈起。我在1998年12月16号递交国书,希拉克总统跟我谈了45分钟。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我邀请江泽民主席1999年访问法国。法国人不喜欢老一套,喜欢新的东西,搞一点独创。1997年5月,希拉克总统访问中国的时候,对江主席的故乡扬州很感兴趣。所以我想江主席也应当对希拉克总统的故乡有所了解。所以我就提前去了希拉克总统的故乡去了解情况,一去之后,受到非常热烈的接待。我住在省长家里面,省长跟我讲,你住的这个房子,戴高乐将军夫妇在这住过,希拉克总统也在这住过。法方做了很好的反应,后来我把这个情况向国内也向江主席汇报了,江主席很高兴。

  1999年8月的时候,希拉克总统邀请我跟我爱人施燕华到总统府去吃晚饭。希拉克总统请我是想跟我商量接待江泽民主席的具体细节,他说访问要设计几个亮点,第一,到里昂的风味餐厅吃饭;第二个亮点,要看里昂最新的高速火车;第三就是到他的家乡。

  记者:2003年,胡锦涛主席到法国的埃维昂参加了南北领导人的非正式的对话会议,而且还发表了演讲。您当时是驻法的大使全程陪同了胡主席的一些访问。是不是在这个路线的设计呀,都是经过非常精心的安排?

  吴建民:那当然。那天埃维昂码头上面铺上了红地毯,希拉克总统告诉我,他们提前十分钟就到那儿了,两人见面非常高兴。胡主席对希拉克总统讲,我们两国建交39年了,现在步入最好时期。领导人用“最”是相当谨慎的。之后胡锦涛主席跟各国领导人有很多接触,大约接触了十七八位国家领导人,锦涛主席就职国家主席跟其他人比是最晚的。他等于国际舞台上出现的一个新人物,大家都很注意他。我一直陪着胡主席,我听到别的国家领导人都在说Right man,这个人行。国际上这么一个大的场合,人们有这个评价我觉得非常好。

  ·外交官也有激动的时候

  记者:刚才和您交流的过程当中给我一个印象特别深,您所有的讲述都是娓娓道来,非常的儒雅。是不是所有的外交官他必须因为职业的需要,一定要保持这样的一种儒雅?

  吴建民:也有激动的时候。外交官是有感情的,有时候伤到了你的国家,那会很激动。1990年2月份,我那时候在驻比利时使馆当二把手,也是驻欧共体使团的二把手。我要见欧共体的高官见不着,但是有一次,亚洲使节联合起来邀请欧共体委员会的高官一起吃午饭。我这个时候可以参加,有个高官把他的办公厅主任带来了。我说过一阵有时间请你吃顿午饭,我一番好意,哪知他眼睛斜视了一下说,我还不知道过三个月贵国政府是否存在?这句话让我一股血往头上涌。但我不能跟他拍桌子啊,我当时看了他一眼,脑子一转,我说你们欧洲人不是有一句谚语,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别把中国人看扁了!

  记者:那是1990年,现在呢?

  吴建民:那时很多人对中国不了解,有误解。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了解,明显感觉中国的地位在上升,人家很看得起你,都愿意跟你接触。所以中国崛起了我们外交官感受是最深的。

  记者:您做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时,主持过170场记者会,碰到棘手问题时怎么应对的呢?

  吴建民:是有一些问题问得很尖锐,但我觉得不用批评记者,尖锐问题会激活我的神经。外交有时与艺术创作相通,到一定时候会产生灵感,这种灵感常与经验积累及一定环境有关。

  1994年3月,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访华,一位记者在吹风会上问:“克里斯托弗访华你们戒备森严,如临大敌,怕什么?是不是怕你们的政权不稳?”这个问题倒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听了后很生气,向他讲述了我在美国访问时遇到的事情,并说:“中国政府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在世界上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国家,当经济以两位数增长时,政府会倒台。”我这样的反应来自我的经验,我讲得理直气壮!

  记者:您最初做外交部发言人时怯过场吗?

  吴建民:我这人不大怯场。我全神贯注地回答你的问题,没什么杂念。上场前我就知道,哪些问题我可以答,哪些不可以答,我就会坦率地说,我要回去查查,没什么丢人的。

  ·合肥是非常宜居的城市

  记者:您对合肥印象如何?

  吴建民:我觉得合肥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给我的印象很好,合肥提出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思路是对的,合肥地处中西之中,是交通枢纽中心,营造好的环境就可以吸引好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合肥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环境的打造上,要把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来。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杰地灵,安徽出了很多名人,绝不是偶然,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合肥发展要紧抓住过去的历史,在软环境和硬环境上一起抓出特色。硬环境是创造适宜人居的城市,软环境是塑造徽商多年来信守的诚信,这样两相结合,势必会有吸引力。现在合肥打造会展经济,也必须结合诚信这方面来进行打造。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会展经济,大兴土木建场馆,但肯定会死掉一批的,所以一定要经营出自己的特色,讲究诚信,重视软环境的建设。

  记者:您对合肥有什么建议?

  吴建民:合肥要多走出去看看,要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现在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在往前推进,你只能去适应它。我在国外当了九年大使之后,我深深地感觉中国懂世界的人太少了。你不要以为信息时代什么都知道,我就发现法国、欧洲有很多好东西,中国也有好多好东西,但怎么把它沟通起来,中间缺少一个很好的渠道。有了世界眼光,才能超前性地给一些要发展的产业和行业定位,而不是一上马就被淘汰。

外交家吴建民合肥解密外交“细节”(多图)

  吴建民正在做报告

外交家吴建民合肥解密外交“细节”(多图)

  合肥数百名干部聆听了吴建民的报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