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四川地方史复习全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7:3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今年是四川地区首次进行高考自主命题,那么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四川地方史的复习呢?今日,本报邀请省内6所名校的老师对四川地方史部分进行全力攻关,所呈现的“四川地方史复习全攻略”将成为你最实用的复习材料之一。

  此次复习全攻略的制定,由川大附中陈志先老师牵头,综合近年各地自主命制的高考历史试题研究,为广大考生在地方历史复习方面提供最实用的指导。

  如果你还有意见和建议,也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6613333-1,我们会尽快解答。本报记者 刘润智 王冕 郭晶晶

  2000年山西省自主命题,文综试卷中最后一题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开发”作为材料背景进行了考查;2005年江苏历史卷中有5题与江苏历史相关,包括六朝题、江南经济题、《天朝田亩制度》题等,而其中的第7题更是直截了当地问近代历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些与今天江苏“直接有关”。各地试卷对地方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2006年四川地区首次进行高考自主命题,因此对乡土历史的复习应引起重视。

  综合近年各地自主命制的高考历史试题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一般来说,试题会尽可能照顾使用该试题的地区的绝大多数考生的具体情况,诸如民族差异、经济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以及对乡土历史的熟知程度等。第二、乡土历史试题范围一般不会超出高考考试大纲和配套教材。特别是近年山西、江苏、广东和天津高考试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三、乡土历史试题数量有限,分值相对较少,且难度较低,大多局限在识记或理解层次。当然,从自主命制文综试题的角度看,还要把四川乡土历史放到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综合考虑。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特将教材中涉及乡土历史的内容整理出来,构建一个较完整的乡土历史专题,指导学生备考。

  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①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相当于商朝时期的大型青铜像等。

  ②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简要说明都江堰水利主体工程的功能和秦国修建都江堰的历史条件,你怎样评价这一伟大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主体部分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具有防洪、灌溉之功能。

  ③春秋战国、秦汉时的四川井盐。

  ④四川成都出土战国时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2、秦汉时期

  ①汉朝,西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夜郎等,称为“西南夷”,汉武帝时设郡,武帝赐予滇池地区的滇王“滇王之印”。改变了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②西汉的赋,气势恢宏,篇幅一般较长,代表作有司马相如(四川成都人)的《子虚赋》《上林赋》等。

  ③两汉冶铜场和铸铜作坊遍及全国,著名的有广汉、蜀郡等。成都盐铁也很有名。

  ④南方“丝绸之路”在西汉时已形成,起于成都。(龚奇柱主编,《中国历史》)

  3、魏晋时期

  ①三国时,刘备出兵入蜀,占领益州,控制了西南的一些地区,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丞相诸葛亮辅政,在西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和睦少数民族的措施,促使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

  ②蜀汉产蜀锦,行销魏、吴。③成都平原成为当时重要的产粮区。④蜀汉临邛产天然气。⑤魏晋南北朝,益州等地商贸较盛。

  4、唐朝时期

  ①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②唐朝,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成都物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就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

  ③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成都。

  ④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

  ⑤唐诗中,陈子昂(四川射洪人)是初唐诗歌革新的先驱,“诗仙”李白(四川江油人)、“诗圣”杜甫(曾居成都草堂)的成就最高。

  5、宋元时期

  ①五代十国,907年,王建建立前蜀,934年,孟知祥建立后蜀,其子孟昶在950年命人在成都广种芙蓉树,九月花开,艳丽无比,故成都又名蓉城。蜀绣等丝织品驰名全国,成都、金陵是最大的印刷业中心。

  ②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成渝地区的行政管理加强,元政府在四川地区设立了行省。四川与两浙成为当时全国两大丝织品生产中心。北宋时,四川是两大丝织业中心之一,在四川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北宋文学家苏轼(四川眉山人)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苏轼的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④南宋诗人陆游(曾在四川任职)。他主张抗金,有感慨国事的豪放之作,也有婉丽飘逸之作,如《钗头凤》。

  6、明清时期

  ①成都是著名“茶叶”集散地。

  ②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实行土司制度。明永乐年间,平定西南地区两个宣慰司叛乱,改设贵州布政使司,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称为“改土归流”,明朝实行改土归流地区有限,西南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

  ③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建大西农民政权,1644年,在成都称帝。

  中国近代史(前期)

   1、天京变乱后,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后来,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兵包围,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敌人杀害。

  2、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将“重庆”列为通商口岸,这是西方侵略者深入西南内地的表现。

  3、1898年,在保国会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4、戊戌政变中,谭嗣同、杨锐(四川绵竹人)、林旭、刘光第(四川富顺人)、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菜市口刑场,史称“戊戌六君子”。

  5、邹容著《革命军》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6、同盟会成立时,重庆为支部,成都为分会所在地。

  7、20世纪初:在收回铁路利权斗争中,四川人民奋起揭露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的罪行,并形成规模巨大的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胜利后,四川也宣布独立。

  8、1915年底,蔡锷等组织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和两广进军。有力地打击了北洋军阀,促使袁世凯下台。

  中国近代史(后期)

   1、北伐战争开始以后,英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1926年英国在四川万县制造了“万县惨案”。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加强对今四川地区的统治,将四川分为四川省和西康省进行管理。

  3、南昌起义及转战湘南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涉及朱德、刘伯承、陈毅等川籍将领。

  4、1929至1932年间,邓小平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5、长征途中,毛泽东领导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川贵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云川间),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川内),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川内),穿过杳无人烟的大草地(川内),进入甘肃、陕西。

  长征途中途经四川(从四渡赤水河开始),整个长征在四川停留时间最长,大多数重大的军事行动都在四川展开,胜利完成了红军战略转移。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6、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

  7、材料“川军出川抗日及王铭章死守滕县”与台儿庄战役。

  8、抗战中,四川(含重庆)先后接纳和安置了国民政府和各类机关约57个,迁川工矿企业约700家,高校48所,随行人员近4万人,至于难民多得无法统计;当时四川人口约7000万,八年抗战共征兵近300万人,为全国各省之冠!据国民政府的统计,抗战中川军伤亡人数为全国的2/10……八年抗战,国家总支出1.4万多亿元(法币),四川负担了1/3,还不包括四川抗日献金运动募捐的5亿。

  9、抗战胜利后初期,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使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10、大反攻、解放石家庄、平津、淮海、渡江战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的川籍人士。

  中国现代史

   1、1950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成都和重庆,并以和平方式解放了西康(四川的西部)地区。

  2、四川金堂县土改。

  3、新中国成立后,在成渝经济区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逐步建立起了自治州和自治县。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实行了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后,居住在成渝地区的藏、彝、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一五”计划时期:四川地区有了第一条铁路--宝成铁路,并修筑了雅安到拉萨的“康藏公路”(今川藏公路的主要部分),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5、全面建设时期:1964年开始修筑成昆铁路,1966年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立,“三线建设”开始,大量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在四川开工建设。

  6、“文革”中的“刘、邓司令部”、邓小平的全面整顿,陈毅等的抗争。

  7、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四川、安徽地区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很好的效果,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8、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一国两制”的提出。

  9、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刘伯承担任第一所高等军事学院院长;朱德、聂荣臻、刘伯承、陈毅被授予元帅军衔。

  10、西部大开发(注意青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西气东输打造中国能源输送大动脉等)。

  四川籍名人

   朱德(1886-1976)、邓小平(1904-1997)、陈毅(1901-1972)等(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