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砍刀帮”强抢生意 恶老大挑战警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0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一砂石老板被砍成重伤,却不敢报警。当警方突破重重困难,锁定了恶势力幕后老大时,老大嚣张地放出话来:“有种来抓我!”随后就人间蒸发。警方将计就计,对外宣称:“不抓你了!”随后秘密断掉其所有经济来源。

  ■一个偏僻小区内,一间大门紧闭的屋子,从来不见有灯亮,从来不见有人进出。就是在这黑屋子外,警方守候一个星期后,饿得受不了的恶老大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开门下楼
觅食,被警方抓获。

  发案 电话邀约做生意砍刀伺候溅血光

  去年2月,家住温江柳城的王老板一早就接到电话,对方在电话中急促地告诉他,工地上还需要大量砂石,要他尽快准备。王老板赶紧出门。刚走了不到500米,几个面色凶狠的男子就从几个方向围了上来。他们的手上拿着用报纸包好的长长的东西,从形状上判断,应该是刀子。

  王老板顿时意识到不妙,正要打电话报警,结果走在前面的年轻男子已经打开了报纸,一把长达1米的砍刀,迅即砍在了王老板拿手机的手臂上。另几个男子趁机扑向王老板,顿时血光飞溅。几分钟后,几男子迅速坐上了一辆出租车扬长而去。

  此事在当地影响十分恶劣,可当警方找到王老板时,他既不愿说出砍伤他的人的外貌,更不愿意向警方正式报案。在民警段岚多次做思想工作后,王老板终于说出了实情:他怕遭到报复!

  团伙 阵前刀棒抢生意幕后老大藏真身

  王老板的工地就在柳城,工地上为争夺砂石生意而引发的争斗时有发生,而砍伤王老板的会不会就是他的竞争对手呢?以段岚为主的打黑分队民警在柳城、万春等地的工地展开了调查,结果却让民警们十分意外:

  2005年,新建镇一工地的一村民准备承包村里新开始建设的居民房。招标还未开始,他被一伙人持刀和棍棒打伤,要他退出投标。

  此外,附近的村镇多次发生类似事件,每次都和砂石有关。

  经过大量摸排,民警们发现,几乎每一次的出面打人者中都有绰号“江涛”和“彬彬”的男子。据知情人透露,他们背后有个从不露面的神秘老板在指使。附近一带都是他们的“地盘”,没人敢惹他们。

  此时,江涛已经逃往了大邑。段岚也立即赶赴大邑,就在民警们摸清了江涛的行踪,准备动手时,江涛却又将人砍伤,连夜潜回了温江。民警们又折回温江,在一家茶楼将江涛抓获。江涛真名叫江忠松,他交代了自己砍伤王老板的事实,但对于其他的却一概不说。而民警们搜集了大量证据,发现他背后确实有个老大叫吕勇。

  缉捕 黑屋躲一周饿慌深夜觅食物落网

  可吕勇从来都是幕后指挥,没有直接的证据将很难让吕勇落入法网。民警们开始了外围的调查,并搜集相关证据。听到风吹草动的吕勇四处宣称,警察根本就抓不到他,其气焰十分嚣张。随后就再也不见影踪了。

  警方一方面对外称,只管江涛的事,其他的都不管了,也不抓吕勇了。另一方面,警方对其人际关系网逐一施压,对他们晓之以理,如果他们敢包庇吕勇也将受到惩罚。在断绝了吕勇所有的外界援助后,警方开始断绝他的经济来源。由于他拉砂石的货车都是报废车,警方将其全部查处,他的货就没法送,这样吕勇就彻底断绝了经济来源。

  随后,民警们查到,在温江一偏僻的小区,有吕勇租住的房子。可据居民们反映,这套房子里已经很久没见过人了。段岚分析吕勇很可能会回到这个落脚之地。于是,他们在该房子的对面租了一套房子,24小时进行监控。在民警们整整守候了一个星期后的一个深夜,该房子有了动静。一个黑影鬼魅般闪出房门,警惕地四处观望后才轻手轻脚下楼。民警们一拥而上,将黑影当场抓获,该男子正是吕勇。在该房子里,民警们发现了大量的熟食和方便食品的包装袋。原来,为了躲避警方抓捕,吕勇就在这样的黑屋子里住了一个多星期。而此次下楼是因为东西吃完了,实在饿得没有办法。

  交代 别人暴富开奔驰老大红眼赚黑钱

  据吕勇交代,一直无业的他见同村一村民在承包了一个工地的砂石工程后,短短一年就变了个人,当起了公司老板,开的是奔驰,进出有人簇拥。他也想过这样的生活,可如果公平竞争他又没有能力。于是,他召集了一帮“小弟”,购买了几辆报废货车,开始强行送货。

  每天,他会派人在一个大工地巡逻,如果对方没有用他们的砂石,他们不是砍人就打人,直到对方答应跟他们合作为止。而一方砂石在砂场的价格是60元左右,他们转卖到工地就变成了80元左右,高的甚至达到了88元一方。砂石是建筑工地必需的原材料,用量非常大。如一个工地用400万方砂石,一方比正常的市价高一元钱,他的利润也就400万元。

  因此,为了垄断砂石的经营权,他花了不少工夫拉拢手下的“小弟”。比如,江涛等几人的吃喝玩乐全由吕勇负责。江涛说他想要金项链,吕勇会毫不犹豫地给他几千元让他自己去买。

  据介绍,温江的金马河是砂石的产地,警方去年以来破获的恶势力团伙案几乎都是因争抢工地而起。

  本报记者 袁丽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