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捐担架献爱心"活动荡起母爱 捐款累计超过3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42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担架行动”得到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刘新文的肯定。昨日是母亲节,她对本报记者说——

  “高山孕产妇感谢你们”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蒋秋 赵永胜

  “高山孕产妇感谢你们,我感谢你们!”在昨日的母亲节妇幼保健专家座谈会上,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妇儿工委主任刘新文,对本报“捐赠一副担架,爱心献给母婴”系列报道给予了肯定。

  刘新文仔细地听取了本报记者关于系列报道的情况汇报。当她得知本报领导高度重视这次系列报道,不仅亲自参与了报道策划,而且采取了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广西新闻网联动的形式,对救助山区孕产妇“担架行动”进行连续报道时,她微笑地点点头;当她了解到本报记者不辞辛劳深入山区,重走当年“担架山路”,亲身体会当年孕产妇下山的艰辛,对多名孕妇进行了回访时,她赞许地说:“你们做了件好事!”刘新文指着当天早报“担架行动”的公益广告,说:“很漂亮、很有特色”;听说截至5月13日,本次活动已收到了广大读者捐助的爱心款近两万元时,她连声说:“好!好!”

  刘新文说:“‘捐赠一副担架爱心献给母婴’系列报道在母亲节前夕推出,非常及时,我已经看了报道。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到救助高山孕产妇的行动中,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妇幼卫生和妇女工作者一起努力,共同为救助高山孕产妇呐喊,做得很好。”

  本报的系列报道也引起了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关注。5月13日,自治区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自治区妇联副主席谭和平高兴地说:“早报这组系列报道,对广西高山孕产妇的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向高山孕产妇伸出援助之手,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这几天我一直都在看你们的报道,太感动了。它体现了新闻媒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用行动来为解决山区贫困孕产妇的问题所做的努力。”

  谭和平还说,一直以来,自治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十分关注高山孕产妇住院分娩难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和推动解决高山孕产妇的难题,并带头发动大家为她们捐赠了担架。现在,很高兴看到媒体也加入了这个行动中,共同为她们鼓与呼,对此,她代表高山的姐妹们感谢早报做了这样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谭和平希望早报继续把这组报道做好,自治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将大力支持,并愿意与早报一起,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对高山孕产妇进行帮助和扶持。

  昨日,城里的“医生妈妈”聚在一起,为乡村妈妈呐喊——

  乡村妈妈需要更好的医护服务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张若凡

  5月14日母亲节当天,来自全区各地的妇幼保健专家在南宁碰头,为农村妇女的生育安全出谋划策。身为产科专家,同样也是母亲,她们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让同是母亲的农村姐妹在生育这一关上少受些苦。

  现状 基层妇产科最缺好医生

  基层妇产科的人力资源稀缺,是大医院的专家们最担忧的问题。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副主任黄琳说,她到乡下去进行技术辅导的时候,在一个卫生院看到,那里从事妇保工作的仅有一个小姑娘。那个小姑娘告诉她,自己干这个工作从没有过一个人带她,所有知识都是她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黄琳说,没人带,光靠自己摸索总结经验,这对产妇是很危险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既然动员产妇到医院生孩子,就要保证她们的生命安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李慕军认为,现在的医院里还是存在“金眼科,银外科,破铜烂铁妇产科”的区别。在南宁市,一些搓脚堂都能找到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可在乡镇卫生院,一个有经验的产科大夫是“珍稀动物”。北海市妇幼保健院要为对口帮扶的卫生院恢复产科,给钱给设备,对方却不愿意——医生待遇太低,恢复了也没人愿意干。

  李慕军说,目前,大医院经常会接到从基层医院转上来的危重孕产妇。之所以危重,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层的妇保人员在诊断时不会辨别疾病,对疾病的发展也缺乏认识。专家们在座谈会上呼吁,希望政府能够对基层卫生人员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去锻炼,同时为基层妇保人员提供更多进修和提高的机会。

  声音 妇产科医生需要多支持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林墨菊说,她下乡时看见一些村医肩上的担子很重:要翻山越岭寻找怀孕的妇女,并建立联系;要反复上门做产前保健,定时督促她们到卫生院做产检,动员她们到医院待产。如此繁重的工作,每月却只能拿到30元的津贴。

  也有专家提出,现行的医务人员晋升标准也存在弊端。标准规定,想要晋升就必须拿出论文和科研成果。基层产科医生一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天天下乡摸底、做保健,条件不允许他们丢下众多孕产妇,埋头搞科研。

  多年的实战已经让他们成为经验非常丰富的产科专家。他们挽救过无数生命,获得的社会承认度远远高于晋升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可偏偏就被卡在了论文和科研成果上。因此,应该在待遇和晋升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

  期待 分娩若补贴陋习自然去

  去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遇到好几起这样的事:危重产妇从乡下转送来,为了挽救她们的生命,七八个科室的专家进行大会诊,讨论治疗方案。正当专家在热烈讨论时,家属却要求放弃治疗。原因竟然是“省下抢救她的钱可以再娶一个媳妇了”。专家认为,改变农村旧观念,消除妇女歧视需要各方积极参与。

  李慕军还提到,她在靖西、东兰等地看到,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刚刚生完孩子,吃的却是白粥加青菜。能来住院的都吃这些,其他不愿住院分娩的肯定是更没钱。她建议政府能免除贫困产妇的住院分娩费,让她们能没有负担地把孩子生下来。

  昨日是母亲节,本报爱心捐款累计已过3万元

  母亲节里,爱心活动荡起阵阵母爱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郭燕群 蒙晓喻

  5月14日是母亲节,一些“母亲读者”也以捐献爱心来为自己庆祝节日。目前,本报总共收到读者捐赠的善款33390元。

  庆祝母亲节 为母还心愿

  昨日,唐女士以已逝世的母亲覃云飞的名义捐了300元担架款。她告诉记者,母亲覃云飞曾是一名妇产科医生,退休后仍孜孜不倦,依然执着于热爱的妇产科事业,一直工作到身患重病。说到这,唐女士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声音哽咽。

  唐女士回忆,2002年,她由于刚生下女儿,而对身患重病的母亲疏于照顾,母亲弥留之际她未能陪伴在身边,为此,她感到很遗憾。唐女士欣慰地说:“今天恰逢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来早报捐款之前,我对着母亲的遗像承诺,将为她捐一副担架款,继续帮母亲延续她的精神,完成她的心愿。”

  还有的读者汇款后给记者发来短信,表达母亲节的美好祝愿:“我希望通过捐赠行动,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也当作节日礼物送给我妈妈,愿她健康快乐!”

  为爱同出力 不分你我他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刚在报纸上看到报道,我想用我的压岁钱捐几副担架款。”电话中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随后,广西大学附小四(2)班的李韦潼,拿着存折到银行取钱,来到本报捐了1200元。记者问他为什么捐这么多,李韦潼说:“1200元可以买4副担架,至少可以挽救8个人的生命。”

  广西皇氏生物工程乳业有限公司的何海晏和冼献新,以个人名义捐出了900元担架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准父亲,受妻子之托,以他们即将出世的宝宝“天天”的名义捐了100元善款。

  南宁市明秀路的张小姐尽管刚失业,仍慷慨捐出了100元担架款,她说,她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覃巧灵的丈夫刚做了肾移植手术,她捐了100元善款后表示,如果不是现在手头比较紧张,还想多表达些心意。

  着手买担架 欢迎来监督

  昨日,由自治区妇儿工委和区卫生厅组织召开的母亲节妇幼保健专家座谈会上,来自全区各地的妇幼保健专家们在交流工作时,不约而同地对山里妇女生产环境恶劣的现状感到心酸。这时,有人立即倡议行动起来,为山里的妈妈捐款。当天,专家们共同捐助了3000元善款。

  由于篇幅有限,还有许多读者的善举不能在此一一列举。目前,本报已经与自治区卫生部门取得联系,由卫生部门协助本报挑选符合标准的担架。购置过程将接受热心读者的见证和监督。

  小启

  5月20—21日(星期六、星期日),本报将联合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妇联等部门一起,将热心读者所捐善款购买的爱心担架送到贫困山区。送担架活动将招募青年志愿者(食宿费用自理),欢迎有爱心、身体健康的热心读者报名参与。报名电话0771-5690194,5月15日上班时间开通。本报将从报名者中挑选10名左右志愿者。编辑:黄皓作者:蒋秋 赵永胜 张若凡 郭燕群 蒙晓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