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六合:为“草根企业”植入“科技基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59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特困企业到年利润上千万元的明星企业,六合区大华特种带织造有限公司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脱胎换骨”式的“嬗变”。是什么造成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大华公司负责人感慨地告诉记者:“是科技创新救活了企业!”

  大华公司负责人的感慨源于他切身的体会。1996年,公司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咬紧牙关开发了专利产品,2000年,在科技部门的扶持下,公司又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的穿带机。这两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公司专利产品——柔性起重吊索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不但打开了国内市场,还出口欧美,形成了国际竞争力。更令企业负责人自豪的是公司产品还成为“长征”系列火箭吊装的专用吊索。今年公司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跻身全国同行三甲之列。

  大华的“嬗变”是六合区“草根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典型案例。为了帮助区内“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六合区委区政府和区科技部门没少操心。近年来,特别是区划调整以来,六合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六合区科技局局长蔡伯圣告诉记者,区划调整以来,区科技部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扶持:精心组织各类科技项目的培育、申报和实施;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南京市中小企业技术难题招投标活动;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申报认定和“孵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合区科技局副局长杨毅出示了一组数据:区划调整以来,全区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区重点工业科技项目72项,投入科技扶持资金2500多万元,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3亿多元,形成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他举例说,原先资不抵债的六合制药厂改制重组成了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后,坚持开发新产品,每年都有科技项目获市以上科技立项,其中减肥新药——“澳曲轻”还被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依托一系列新药开发带来的“滚滚财源”,公司净资产如“滚雪球”般增长到2.2亿多元。2005年实现公司销售收入1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不但成为六合区第一家将产品广告做上中央电视台的企业,还成为六合区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长澳公司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力度,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10%以上;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长澳公司要靠科技创新做成“百年老店”!

  六合区科技局还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南京市中小企业技术难题招标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六合区“草根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在区科技部门“穿针引线”下,六合区中小企业中一批有竞争力的项目中标,中标项目占全市中标项目的20%,位列全市区县第一。其中水芹保鲜贮藏及微加工技术、降解淀粉餐器容器成型工艺等项目均表现出良好的市场潜力。

  与街镇联手创建六合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是六合区科技部门为高科技产业开发办的一件实事。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园区”的发展框架,与中心配套的卸甲甸创业园、江北都市经济园、化工开发区园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05年底,创业中心已拥有孵化面积4500平方米,入驻企业108家。

  通讯员吕道峰杨融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