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质疑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00 东方网-劳动报

  最近,有关文明走路的话题一直占据着媒体的重要位置,新的举措一个接一个。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声也是接连不断。

  举几个例子:淮海路一些商家与交警签约承诺,对员工乱穿马路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理,被质疑企业是否有权对员工乱穿马路行为进行处罚;便衣协管员抓拍行人违规行为,照片会在行人单位内部范围内曝光,被质疑这一行为是否合法,这甚至成了市公安局局长吴
志明与市民在网上畅谈交通时重点面对的一个问题……此外,白领女硕士乱穿马路后扰乱执法被拘留等等事件也引来了质疑,央视、上视等媒体正反意见的撞击收视率颇高。我为质疑叫好。这不是意味着它的说法一定是正确的,而是它质疑的是事情本身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法治环境进步的体现。我们曾经习惯了上令下行,不会提出疑问,更不会反对,但随着普法、学法、用法,20多年法治环境的建设让我们可以审慎地看待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的权益,用“是否合法”来审视原先需要仰视的一些东西。不仅针对文明走路的话题,如今在几乎所有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环节上,一项措施的出台、一项规定的实施都会或多或少引来些质疑,随后在质疑声中进行深化。

  质疑是一种监督,淮海路上有的商家原先定的策略是“对乱穿马路的员工进行罚款”,在质疑声中很快调整为“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质疑是一种约束,公安局在出台“抓拍曝光”措施之前,针对可能有的质疑进行了法律层面的打磨和完善;质疑也是一种学习,很多市民在质疑和解答的交锋中明白了对与错、是与非,乱穿马路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观……小到对单位一项规定的质疑,大到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质疑,质疑的本质绝不是将对方一棒子打死,而是让对方更好地存在,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交通执法环境的改善、交通状况的改变值得我们欣喜,而在质疑声中体现的法治环境的改善,同样值得我们欣喜。从某种程度来说,后者对我们的生活价值更大。

  □闻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