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哗哗自来水 百年梦成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6:09 三秦都市报

  王进明过世的老母亲,几十年前到七八里之外的深沟里挑水,结果连人带桶滚到了深沟,险些丢了性命。因为没有起码的水利设施,当年的耀卓村人,祖祖辈辈经历着“没水吃”的苦难,直到2005年该村基本水利设施全部到位,才真正结束了耀卓村人“守着丰富水源没水吃”的尴尬时代。

  6眼水井吃成“干井”

  距陕西白水县城仅5公里的耀卓村,地处平坦宽阔的平原地带,又富为白水县的第二大水源地,可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多年来却无数次为“水”所困。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解决千户人家的“吃水难”问题,耀卓村人曾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在村子里打了6眼水井,以应燃眉之急。由于技术不到位,再加上资金短缺,所谓的“水井”,出水量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全村的人畜用水。每逢大旱之年或用水旺季,6口水井前处处可见村民等待取水排成的“长龙”。据村里的老年人讲,当时,大家为了能侥幸取到那点可怜的“救命水”,许多人家几乎整晚不睡觉守在井口,尽管如此,很多时候也是徒劳一整天。因为井水少得可怜,根本无法等到后面的人取水水就已经干了。无奈,求“水”心切的村民,便挑上两个大铁桶,急急奔向七八里之外的一个深沟去“抢”水。

  沟深路远,一趟水挑下来,体力再好的人来回也得花上一两个小时,其中耗费体力和时间最多的,就是沟底向上的那个1公里大坡。日前,记者在耀卓村采访时试着爬了回大坡,尽管记者轻装上阵,一趟坡爬上来也累得够呛,可谁能想到,当年的耀卓村人却要肩挑二三十公斤的两桶水,每天往返好几趟。该村的几个老人告诉记者,村民每次挑水,仅爬这个大坡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挑着两桶水爬坡,越走越觉得步子沉,有时累得连气都喘不过来,就这样还不敢停下来歇会儿,一旦停下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滚到沟里。早在几十年前,该村村民王进明已过世的老母亲,当年在此处挑水时,大坡没有爬到一半,两腿一软就连人带桶滚到沟里,险些丢了性命。

  挖水窖吃水靠“天”

  因为自然原因,再加上年久失修,曾经救急的6口水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变干变枯。远距离挑水耗时又累人,并非长远之计。现实如此,许多村民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揣摩,上世纪70年代的耀卓村人,不约而同地把吃水的希望寄予“老天爷”。

  在调查采访时,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短短的几个月内,当时的耀卓村冒出百十口水窖,一年时间,又猛增至二三百口,当时,有条件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水窖。之后,“老天”不负众望,连续的几次大雨,让家家户户的水窖都灌满了雨水。虽然,灌在水窖里的雨水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污物”,甚至包括人畜的粪便,但又有水吃的村民,还是显得特别的高兴,用起水来也因此大方了许多,除了人畜用水,就连洗衣服也不用跑远路了。

  可是,好景不长,之后连续几年的大旱天气,又让耀卓村人一度陷入“水荒”之中。还有点存水的“有水户”,不仅板起面孔拒绝起“讨水”的近邻,对自家人用水也开始苛刻起来。

  今年40岁的王暑仓家,当初因家中很穷,没有能力给自家打口“水窖”。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中用水都是靠关系非常好的邻居接济。“水荒”之年,一次,他与父亲和往常一样去邻家取水,却意外被邻居家的女主人,用“指桑骂槐”的法子“羞辱”了一番。当时,该家的女主人看到王暑仓和父亲来取水,脸马上阴沉下来,虽然没有直言拒绝,却顺手拉过一旁正在洗手的孩子,边打边骂起来,“家里吃的水都快没了,你还这样浪费!你不是喜欢用水吗,有本事自己到沟里挑去,你这个败家子!”目睹此景,父亲和他心中明白个中原因,二话没说便提着空桶转身回家,再没有为水去过。从此,他家赖以生存的这个“水源”就这样断了。

  突然没有了吃水的地方,儿时的王暑仓一家,只好到麦场的“消防水窖”中取水应急。说是水窖,其中的水,其实都是雨天从发霉的麦草中渗出的黄水,按理人是不能饮用的,但苦于家中没水吃,他们每每都是强忍着肚子疼,大口灌下发黄又发臭的“麦草水”解渴。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时,到此处取水吃的村民并非王暑仓一家,许多“闹水荒”的村民家,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经历。

  “短命”自来水让人空欢喜

  经历了挖水窖靠“天”吃水的一番坎坷后,反反复复被水折腾怕了的耀卓村人,开始绞尽脑汁想“彻底解决用水难”的办法了。

  1988年,耀卓村当时的村干部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从县上争取了一些款子,并通过村民集体集资的方式,倾全村之力,投资十几万元启动了耀卓村所谓的“自来水工程”。据曾经参加过该工程建设的村民讲,当时,在村中央重新打了一口出水量还算可以的“深水机井”,并同时花巨资建起数十米高的水塔,把深水井里的水通过电水泵抽上来,直接输入高高的水塔中。然后从水塔处向四周铺设引水管道,每户村民家设一个接水点,将井水以这种方式输送到每家每户。只要轻轻拧下水龙头,哗哗的流水片刻就能装满一个大水桶。然而,这种好日子总共维持了不到一年,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期间,地势较低的东村人,还实实在在享受过一回自来水带来的便利,而地势较高的西村人,每每则是“望梅解渴”,腰包掏了不少,却只经历过一次“试水”,空欢喜了一场。为了生存,人们又开始了最为原始的“乞水”生涯——吃水靠起“天”。

  投资一百万 耀卓变“水乡”

  目睹乡亲们多年为水所困的悲惨情景,耀卓村2003年新上任的领导班子坐不住了,开始想办法解决困扰几代耀卓村人的用水难题。考虑到这里地下水资源很丰富,所以,村上首先想到的还是打深水机井,一次性投入100余万巨资,以此实现“旱塬”变“水乡”的水利计划。

  2004年夏天,在各方的努力和配合下,水量大、水质好的2号机井,在村民的一片欢呼声中诞生了。随之,村民企盼已久的农村自来水,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部安装到位。当自来水哗哗的流水声再次响起时,曾经屡屡为“水”伤透了心的村民们,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许多老年人跪倒在家中的水龙头前痛哭失声。

  2005年上半年,3号机井顺利出水,一座高位水塔兴修建成,一排排网状布局的输水暗管陆续铺成到位,它们使一块块“饥渴”了数十年的旱地变成了“水田”:地下输水暗管,沿四通八达的乡间道路处处延伸;走在田间小路,用来浇灌田园的出水口随处可见,真实写就了一个“田成方、林成网、水相连”的农村新景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