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机制变活全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9:36 黑龙江日报

  石彦林 王巍 本报记者 马少忠

  三年时间,五常信用社年支农贷款额从3亿元增长到6.5亿元,他们用一系列改革,来演绎“双赢”的篇章

  正值春耕,农民钱紧。作为人口超百万的农业大县五常市,140万亩耕地需要的春耕
资金农民如何解决。近日,记者在五常农信社了解到,他们通过“主仆”换位实践,已采取多种方式,为农民备足了钱袋。截至5月初,他们发放农业贷款达6.5亿元,比去年增加2.5亿,占五常市备耕种植业投入总额资金的96.4%,为五常市农村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机制改革贷款额直线上升

  二河乡农民刘鸣1999年承包了100亩开荒地,几年来一直苦于资金的不足,无法提高粮食的产量和效益。今年,信用社加大了投放量,刘鸣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用于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刘鸣说,100亩土地可收入7~8万元。几年来,五常市信用社支农资金投放逐年增加,去年达到了4亿元,但是与农业生产所需资金之间,仍有很大缺口。

  去年,五常市农村信用社通过体制变革,机制转换,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支农力量大大增强。

  为及早做好备耕资金准备,去年底,五常农信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到农村、农户、农资供应部门,开展农村备耕资金需求调查,提出了确保今年农业贷款新增额占各项贷款额的90%以上,一季度农业贷款的投放量要达到今年农业贷款的60%以上。到去年末,五常农信社已投放跨年度冬季副业生产及提前备耕贷款3.7亿元,今年一季度又投放2.7亿元,总投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亿元。

  目前,全市已有8万农户在本地信用社取得了贷款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2亿元,通过农户联保形式得到贷款支付的农户达到6万户。

  调整方向农民发家道宽了

  充足的资金储备,使五常市信用社改变过去单一投放种植业发展做法,增加了养殖业特色经济的资金投放,推动农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在养殖业等方面投放资金近2亿元。用信用联社主任张志平的话说:“只要农民发展生产有需求,应想办法尽力满足。”

  小山子镇八一村农民吴永奎,近两年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靠地栽木耳,一年收入2万多元。吴永奎告诉记者,前几年,每年都要贷款3~5万元,近两年通过原始积累已经不用贷款了。

  八一村全村近百户,在当地信用社的全力支持下,80%的农户搞起了地栽木耳,仅此一项增加收入80多万元,八一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八一村地栽木耳带动了周边村,现在,地栽木耳已成为小山子镇农民致富主导产业之一。

  像小山子镇的木耳村一样,在五常市信用社的支持下,全市各地的平贝村、养猪村、养牛村、棚室菜村蓬勃发展。今年,五常市信用社还将开通农村住房贷款、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等新种类,更大地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

  五常农信社信贷资金向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带集中倾斜,70%以上的农贷资金用在了支持农村种养殖业上。服务升级支农措施“全方位”

  五常农信社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改变“年初贷、年末还”做法。根据农民实际生产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周期,办理“一证通”新业务,由以往农民办理贷款证只能贷一年款改为三年内在限额内“余额控制,随用随贷,随有随还”循环使用,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农民的认可,被农民称为“生产通行的路条,没有存款的存折”。

  红旗满族乡东力村张中锁家里种了20亩地,往年繁琐的信贷手续使其疲于奔波,今年信贷人员主动上门为他办理了农贷手续,同时增加了贷款并延长了还贷期限。

  二河乡二河村农民赵多它是当地的养猪大户,养猪已发展到1000多头,猪舍面积2000多平方米。今年生猪市场低迷,生产遇到了困难,在信用社的支持下,考虑到生猪生产周期较长,投放了三年期贷款10万元,满足了他发展生产需要。

  去年,全辖27个营业单位有20个实现盈余,其余7家也实现大幅减亏,全辖统算整体实现盈余365万元,实现了五常市农村信用社建社50多年来的首次盈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