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恶意骗贷构成金融犯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02:24 新闻晨报

  □记者李晓明

  晨报讯一场看上去简单的借款纠纷,竟然引出背后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为骗取银行贷款,张某表面上通过房屋中介将二手房“卖”给他人,实际上却并未将户口迁出,而是与“买方”私下瓜分了通过房屋抵押而获得的银行贷款。在迟迟收不到还款的情况下,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然而,由于被执行人没有其他财产,抵押房屋实际为有他人户口,又有人居住的“实心房”,执行遇到难点。昨日,虹口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强制执行,将被执行人张某司法拘留。

  买卖双方骗贷瓜分2004年6月,当时王某和夷某通过房屋中介“购买”了一套位于浦东严中路的

二手房,并以房屋为抵押向银行申请了30万元的贷款。然而,在还了前8个月的贷款后,两人便停止了还贷。随后,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胜诉。然而,尽管法院判决王某和夷某必须还贷,但两人仍然藐视法律威严,拒不还贷。无奈之下,银行只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王、夷两人给付借款本息共计29.8万余元。

  今年1月份,虹口法院向两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在1月30日之前履行给付义务,但未果。随后,执行法官在执行行动中逐渐查明了事实真相。原来,这从头至尾就是一场“名为借款合同纠纷,实为骗取银行贷款”的骗局。

  事情的起因是,房屋原主人张某因经营失败,急需一笔周转资金,于是便找到王某和夷某两人,和他们合谋以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的方式骗取银行贷款。他们首先找到相熟的房屋中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然后由王、夷两人将房屋抵押向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手续,骗取的银行贷款由双方私分。实际上张某并未将户口迁出该房,一家人继续在此居住,王、夷两人也未将户口迁入,人也未入住。

  “实心房”拍卖成难点

  经法官查明,被执行人王某和夷某本身并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唯一的财产就是办理贷款时抵押在银行的房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被执行人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以将抵押物进行拍卖。然而由于该套房屋有户口在内,并且有人实际居住,法院一时又难以对其进行拍卖,导致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昨夜7:40,虹口法院执行庭法官赶到王某的居住地,正在看电视的王某被逮个正着。面对法官询问,王某表示当时只是替朋友帮忙才虚构了买房事实向银行贷款,现在她和丈夫夷某每月都只有300多元的收入,根本没有能力还贷。随后,法官宣布对其实行司法拘留15天的处罚。

  骗贷构成金融犯罪

  “目前类似的案件频频发生,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情节严重者将构成金融犯罪,并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虹口区执行庭庭长陈平告诉记者。

  对于此类案件的执行,陈平表示,如果被执行人拒不还贷,第一步将对其进行司法拘留,如果确实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下一步将限令案外人,即房屋的卖方将户口迁出抵押房屋,再对房屋进行拍卖。

  对于恶意骗贷案件,陈平表示,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法院将把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买卖双方甚至

房产中介三方的刑事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