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给女儿找工作 曲女士遭熟人诈骗近17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08:2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在我市各检察机关采访时得知,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受害者多为犯罪嫌疑人的朋友或熟人。检察官为此特别提醒:生活中除了防范陌生骗子外,还要提防熟人骗子。

  今年3月,一个愁容满面的女士走进城北公安分局。随着她的报案,一起以给他人找工作为借口而诈骗近17万元的案子浮出水面。

  托熟人给女儿找工作

  犯罪嫌疑人周某住在城北区某家属院,周某的父母与受害人曲某是邻居,两家很有交情。2004年,曲某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小蝶(化名)即将毕业,给女儿找一份好工作成了曲某一家最重要的事了。

  可是,曲某只是一个做小生意的普通人,丈夫也只是一名没有什么“后台”的工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在这件事上帮上忙的社会关系。这让曲某一家非常烦恼。有一次大家闲聊时,曲某又提到女儿的工作问题,在一旁的周某主动说,他在北京做了几年生意,认识一些人,有些关系,小蝶的事就包在他身上了。这让曲某一家大喜过望,曲某提出,如果能让女儿留在北京,花多少钱都行,还要重谢周某。

  熟人骗去17万元

  2004年9月,周某去了北京,曲某给周某寄去1万元“活动经费”,周某联系到了朋友田某帮忙。2004年10月,曲某和周某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之前,曲某还将2万元“活动经费”给了周某。两人到了北京,周某联系到田某,几个人在一家饭店吃饭。田某说,你女儿的工作没问题,现在联系尚早,等她2005年毕业了,我托朋友将她安排在中国大饭店工作。这句承诺让曲某和小蝶吃了定心丸。饭后,曲某忙给了田某一个3000元的红包和一盒虫草。

  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田某只不过是外地一家医药公司在北京聘用的工作人员,与周某也没有什么深的交往,周某前些年在外打工时,两人曾在一起共事过。

  见到了联系人,亲自听到了对方的承诺,又是多年的邻居帮忙,这让曲某一家放了心。2004年11月,曲某又给周某汇款4000元。

  2005年1月,春节即将来临,曲某和周某再次来到北京。周某告诉曲某,要办成这事,还得需要5万元。2005年6月,小蝶毕业了,可工作的事还是没有最后落实。曲某有些着急,催周某加紧办。2005年7月,曲某给周某汇款2万元。转眼到了8月份,周某打电话给曲某,说事情差不多了,要留在北京,就得先把小蝶的户口迁到北京来,这需要一大笔钱,让她再寄钱来。这样,曲某又先后两次给周某寄去8万元钱,希望女儿能在北京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期间,周某给曲某一张户口迁移证,让曲某把小蝶的户口迁到北京。后来,曲某用此证明去办理女儿户口事宜时才发现,这是一张假证明。

  就这样,2004年至2005年,周某先后8次诈骗曲某现金165500元。

  不良社会风气给了骗子机会

  从2005年10月以后,满怀期望的曲某一家突然发现,找周某已经相当困难了,给他打电话,要不没人接听,要不就是无法接通。有时打通电话了,周某也总是敷衍。一次,曲某好不容易打通了周某的电话,周某却说,再也不想见到她、听到她的声音了,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此后,曲某再也无法和周某取得联系了。

  曲某开始觉得受骗了,但苦于找不到周某。直到最后,她才鼓起勇气走进公安机关报案。今年3月,警方将周某抓获归案。周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点悔意,他交待,从曲某手中拿到的近17万元钱,除了一小部分用于给小蝶找工作花了外,其余的大部分都被自己用来做生意和治病了。他认为,现在社会上都是花钱办事,他拿这钱心安理得,只要给小蝶找到工作就是了,事情最终没办成也不是他的错。

  有识之士指出,类似的诈骗案,基本上没有什么骗术,犯罪分子往往抓住人们办理工作迫切的心理行骗,而受害者则基于对犯罪分子熟悉和信任,不假思索拿出钱,无形中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当前社会上要办事就得花钱送礼、请吃请喝等等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让犯罪分子有隙可乘。 (作者 文玲 岳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