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路桥名能否多些文化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6:51 河北日报

  近日,省会的七座桥梁有了自己的新名字。但细心的市民却发现,这些新名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桥的名字多是各取该桥所在的路与所跨道路名称中的一个字。比如,槐安路跨平安大街桥取名为安平桥,和平路与建设大街相交的立交桥取名为建和桥,而和平路与胜利大街交口处的立交桥则取名为胜和桥……

  应该说,这样取出来的名字,既简单好记,又较为形象。因为一想到该桥相交的两
条路,就能想起此桥的名字;或是一想到桥梁的名字,马上就能联想到该桥所处的位置。对于那些对省会路况不是很熟悉的人来说,无疑方便了许多。

  不过,看着这些桥的新名字,笔者心中总感觉有一丝丝遗憾。因为桥梁名称和道路名称是城市的名片,此类名字应该适当注重展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人文,体现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此来提升这座城市的品位。反观省会的这七座桥梁的名称,笔者总觉得起得过于简单,没有反映出

石家庄市独有的特色。

  其实,类似省会的桥梁命名中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内涵不足的现象并不鲜见,我省一些城市在为路桥命名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甚至多个城市还存在着地名雷同的情形。笔者曾到河北的多个城市出过差,多次见过与省会裕华路、中华大街等相同的名称。出差到某一座城市,常常一觉醒来漫步街头,误以为仍行走在省会的大街上。

  近年来随着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断头路、丁字路相继被打通,一批新建路桥相继完工,一些临时地名和不规范的地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目前各市纷纷着手规范地名。其中一些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去年底,湖南长沙历经7个多月的评审,为一批道路和桥梁重新命名,得到了多数市民的认可。长沙市在桥梁命名中,将以前的“湘江一桥”、“湘江二桥”分别改名为“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不但沿用了桥所在附近地区的地名,而且带有鲜明的“长沙特色”。

  好的地名是一个故事,是一种文化,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蕴涵。希望今后再为城市的一些路桥命名时,能够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特色,让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的名称都能透露出浓厚的文化韵味,都能带有独具特色的历史内涵、人文烙印,而不再是千城一面或是内涵缺乏。

  马朝丽 单石生 刘存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