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5500年前红山遗址露真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05:30 华商网-华商晨报

  

5500年前红山遗址露真容(图)

  发掘现场■本报记者李甜香摄

  晨报朝阳讯(记者李甜香)曾经让世界为之震惊的红山文化类型遗址,正在新一轮的抢救性发掘之中!

  由于京四高速公路的修建,位于朝阳建平县铁南街道办事处南沟村的东山岗遗址(属于红山文化类型遗址)积石冢,目前已经开始抢救性发掘。

  已经发现大量祭祀器物碎片

  昨日13时,记者来到东山岗遗址的发掘现场。在一片片遍布松林的群山环抱中,有一个不大的小山岗,已经被白绳圈起。

  据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小山岗”就是积石冢。它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类型遗址,距离现在已经5500年了。

  这个积石冢面积大约有2000平方米,高度大约在4至5米,目前已经被规则地划成20个10乘10米的探方。工作人员介绍,积石冢有可能是一座墓,也有可能是多座墓。

  “遗址发掘是从4月11日左右开始的,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陶片。”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陶片是古时候一种叫做“筒形器”的器物的碎片,厚度大约都在一厘米左右。这种筒形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很常见,是一种祭祀器物,上下都没有底,筒形器有一条边沿,有的上面有粗糙的花纹,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很高的审美意识。

  第三处典型的红山文化遗址

  据朝阳建平县博物馆副馆长刘亚彬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文物普查工作中,这处遗址就已经被发现。这次京四高速公路在这里经过,省考古研究所对这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了解,东山岗遗址是继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之后,第三处比较有典型意义的红山文化遗址。

  名词解释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