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运河申遗达成《杭州宣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09:34 青年时报

  京杭大运河保护,不会“断流”!京杭大运河申遗,坚持不懈!

  昨日,40多位专家与200多名城市代表围绕“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这个主题,达成了《杭州宣言》。掌声中,行程2500多公里、跨越六个省市沿岸18个城市,历史上行程路线最长,参加人员最多、层次最高的一次对大运河的全线考察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位与会的专家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对保护和申遗之路来说,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的路困难重重,很漫长。但这一步,让我们更有勇气、更加坚决。”

  保护已到紧要关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舒乙代表与会者宣读了《杭州宣言》。

  近十天的现场考察,三天认真的研讨,专家和城市代表对运河过去、现在、未来看法统一。

  他们认为,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两千年里,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如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宣言发出五方面呼吁

  宣言中,对五大方面进行了呼吁,涵盖了运河沿线城市提出的焦点问题,涉及运河保护意识、运河立法、运河管理、运河文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唤起公众对大运河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保护意识,总结和宣传各地在保护与发掘运河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方面的经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明。

  ———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制定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统筹保护与发展规划,调动各方力量,实施有效保护,科学合理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重视并启动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以创新的思路,正确处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把申遗的过程变成加强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过程。

  ———尽快成立由相关部委、有关专家、沿线城市参加并全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收集资料,摸清家底,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调查研究和价值评估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

  ———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大运河的整体风貌,确保沿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古老的运河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运河申遗杭州走在前头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今年82岁了,在运河保护和申遗上,他倾注了大量心血,是致信大运河沿途18个城市、呼吁加速申遗的三位专家之一。

  “我曾经说过,大运河申遗达标没问题,今天,依然这样认为。和长城齐名的大运河有着它的突出价值,是独一无二的。”这次从北走到南,谈起运河,这位老人依然精力充沛。

  他说,虽然,国际上对世界遗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致,但他相信,通过对运河的管理、整治,运河的各个方面都能达标。

  “杭州是最早有申遗意识的城市之一,无论是政府、社会团体还是群众,都认真地在做。”对杭州运河整治保护,他给予高度评价。

  对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巡视员郭旃表示赞同。

  罗哲文说,从历史角度、经济角度分析,运河沿线的保护不太可能是在同一水平上的,而近几年杭州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无论是在西湖综合整治,还是对周边古迹的保护来看,都让世人刮目相看。在运河保护和申遗上,完全可能起到领头作用。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傅一览 文 实习记者 林晓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