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云南艾滋孤女:课本被父亲拿去换毒品(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11:16 e法网-法制周报 | |||||||||
瑞的眼神天真无暇 2005年新发艾滋病感染者7万人,平均每天190人。这是今年5月,国家防艾办主任、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一组数据。艾滋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从本期起,本报重磅推出年度大型策划:“亲历中国抗艾最前线”系列报道,记录中国抗艾最前沿的故事,展现基层和民间人士为抗艾事业默默奉献的群像,动员社会更广泛的力量为控制艾滋病、造福人类作出更多的努力。
本期起推出年度大型策划 记者亲历中国抗艾最前线 艾滋孤女: “我恨我阿爸,更恨毒品!毒品毁了我阿爸,阿爸毁了我的家。” 9岁女孩瑞(化名)说的话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称。在云南,还有很多与瑞有着相同境遇的孩子,他(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艾滋孤儿。 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亲人不幸去世使他们过早地承受重压,生活学习没有保障。加之社会上部分人群对艾滋病的偏见,艾滋孤儿常常遭受羞辱、排挤、歧视等不公正待遇,心理受到很大伤害。 今年4月,云南省民政厅出台救助办法,将已确认的城市户口艾滋孤儿纳入低保,农村户口艾滋孤儿列入常规或临时救济。艾滋孤儿正越来越受到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今年六一节前夕,《法制周报》记者来到云南瑞丽,走近艾滋孤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孤女独伴常青树 空旷的傣家院子里,种着一棵常青树,枝叶繁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可惜种树的人走了,留下9岁的女儿瑞,孤零零地与常青树一起成长。 “爸爸是2003年死的,因为吸毒,他们说是得了艾滋病。我恨我阿爸,更恨毒品!”9岁女孩瑞说到死亡时,神态和口气之平静令人惊讶。瑞看上去很沉默,黑瘦,但那双清澈的大眼睛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瑞出生在云南德宏州瑞丽市西部边境一个叫芒良的傣族小寨子,爸妈的婚姻属于中缅边境两个村寨的联姻。瑞现在跟小姑还有爷爷生活在一起,爸爸死后埋在哪她至今都不知道。“瑞太小,我们不想让她幼小的心灵再受到伤害。”瑞的小姑彩云说。 瑞的家门口是界河瑞丽江,对面就是缅甸“金三角地区”,毒源就在家门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学会了吸毒,脾气愈来愈暴躁,经常为一点小事对妈妈大打出手。瑞大多时候穿得很破烂,家里时常揭不开锅。 本报特派记者 蒋 伟/文 伏志勇/图 发自云南瑞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