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捞上网费 结伙盗电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7:4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为捞上网费结伙盗电缆

  何某、陈某两名少年犯罪嫌疑人指认盗窃的水泵、电缆等赃物。 通讯员蒋第二摄

  [核心提示]

   一伙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无业青少年为赚取上网费,在文昌清澜沿海虾塘一带疯狂盗窃作案数起,盗卖水泵、电缆价值近万元,因水泵电缆被盗而导致数十个虾塘供水中断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万元。近日,文昌公安边防支队清澜边防派出所一举打掉了这个“偷、运、销”一条龙犯罪团伙,抓获盗窃嫌疑人4名。

  水泵电缆频失窃

  养殖户叫苦连天

  自5月份以来,在文昌市清澜沿海一带接连发生水泵和电缆被盗案,一时搅得沿海的虾塘养殖户人心惶惶。

  短短两天时间内,文昌边防支队清澜边防派出所先后接待不下10批前来报案的养殖户。经初步统计,养殖户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数十万元。

  接到报案后,由该所所长林光华亲自任组长的专案组迅速成立,着手对可疑人群和销赃渠道进行调查。

  调查中,清澜墟几家饭店的老板反映,最近有几个少年经常半夜以后到他们店里点菜喝酒,一直喝到后半夜才离开,并直奔网吧上个通宵。结账时,这帮小青年出手阔绰。

  另一组干警也传来好消息:他们在走访调查清澜圩海军路一废品收购站时,发现该站里面藏有很多水泵和电缆,经报案的养殖户辨认,这些正是他们被盗的水泵和电缆。专案组干警紧急传唤收购站负责人胡某进行询问,得知有几个青少年经常晚上用摩托车或自行车将来路不明的水泵和电缆运送过来卖给他。

  综合各方的信息显示,卖水泵和电缆给收购站的青少年与在饭店大吃大喝的青少年应该是同一批人。专案组当即安排专人在这伙青少年经常出没的地方埋伏。

  然而一晃几天过去了,虾塘再也没有发生水泵电缆被盗案件。案件侦查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

  三轮车印露马脚

  顺藤摸瓜捣团伙

  就在专案组寻找嫌疑人一筹莫展之时,一位失窃当事人提供的一条信息使案件出现了转机。

  清澜办事处清群村委会海路村被盗水泵的符某反映,在失窃的当晚大约凌晨1时许,他到自家海边的虾塘进行换水时,在路上与一辆人力三轮车擦肩而过。待他赶到虾塘旁准备插电抽水时,发现从虾塘铺设到海边的电缆已被人截断盗走,用钢筋架固定在海里的水泵也被人撬开盗走。这时他才意识到刚才在路上遇到的人力三轮车很有可能就是盗窃的嫌疑车辆。

  根据符某提供的线索,专案组干警判断,深夜海边突然出现人力车肯定有嫌疑。如果盗窃嫌疑人是用人力三轮车来转移赃物,那么人的重量加上水泵的重量,肯定会在路面上留下深深的车印。专案组决定重返现场从车印寻找案件突破口。

  果不其然,虽然距离案发当日已有好几天时间,但干警仍然在符某的虾塘旁找到一排断断续续通往外面的车印,干警顺着车印往前走,发现车印延伸到清群村委会官坑村路口时突然中断。经对该路口周围进行仔细搜查,干警在一旁的树丛中发现一辆破旧人力三轮车,并在三轮车旁找到了镰刀、钳子等作案工具。

  车印在路口中断,说明赃物在此转移了。干警立即对路口附近的几户村民有重点地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官坑村何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此人刚满16岁,却有多年的盗窃史。周围群众反映,何某最近跟几个年龄相当的“小混混”在一起,昼伏夜出,出手 似乎也很阔绰,行为较为反常。

  专案组在掌握大量证据后,迅速行动,在何某家中将其抓捕归案。经突击审问,何某交待了他与陈某、黄某、翁某四人先后3次盗窃虾塘养殖主水泵7个、电缆近200米的事实。根据何某提供的线索,边防干警及时做其他三名在逃人员家人的思想工作。陈某、黄某于5月21日和5月29日在家人的陪同下相继到派出所投案自首。翁某仍在追捕中。

  半夜疯狂盗电缆

  挥霍赃款为上网

  据何某交待,5月2日晚9时许,他在清澜墟某网吧上网时碰到了黄某、翁某,凌晨1时,何某提议去偷点东西弄点钱花,黄某、翁某立即表示同意。经过一番密谋后,他们决定到清澜水产码头旁偷水泵和电缆。盗窃得手后,由何某借了一辆摩托车,将盗窃的水泵和电缆连夜运往文城销赃。销赃所获得的赃款用于到文城开房和上网消费。

  后来,尝到甜头的何某三人一发不可收拾,在盗窃的路上越陷越深。

  据何某交代,为防夜长梦多,四人一般是当夜盗窃当夜销赃,赃物主要销往文城或清澜的废品收购站和摩托车维修店,赃款用于四人通宵上网消费。

  (本报文城5月29日电)

  采访手记

  “问题少年”犯罪值得反思

  本应是花季般的年龄,本应是坐在课堂里接受教育、充实知识的年龄,本应是充满理想和绘就美好蓝图的年龄,然而何某四人却走上了犯罪的深渊而无法自拔。看似偶然的案件却又有着某种必然的原因。透过四人的成长经历,记者发现何某四人都是经历了一个由“放任自流”到“问题少年”,再到犯罪嫌疑人的转变过程,经记者的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家庭管理的“缺席”、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监管的“缺位”是导致“问题少年”陷入犯罪深渊的“罪魁祸首”。

  以何某为例,1990年出生、刚满16岁的他,却是清澜地区一群小混混的“老大”,有多年出来闯荡的“社会经历”。何某父母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平时无暇顾及对何某的教育,何某在清澜某中学刚读完初一便辍学在家。学校教育的中断,使本来就无心念书的何某彻底解脱,玩起来更是“如鱼得水”。辍学在家的何某,为赚点“零花钱”,开始由调皮捣蛋的“问题少年”走上小偷小摸的道路。如果这时社会有关部门能尽到监管的责任,对何某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那么他也许就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然而悲剧最终还是发生了,留下的是人们对青少年犯罪这一特殊现象的深刻反思。

  调查中,记者发现其他三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也存在着类似的转变经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反思青少年犯罪现象,社会各界必须行动起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吴棉 通讯员 蒋第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