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民工米凤建:我不是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8:20 河北日报

  他是一个不会游泳的农民工,但他却用勇救落水儿童的惊人一跳改变了某些城里人对农民工的看法--

  5月17日,面对命悬一线的落水儿童,在众多城里人袖手旁观时,不会游泳的新河籍农民工米凤建却毫不犹豫地从两米多高的民心河岸边跳进水中(本报于5月23日一版曾予报道)。是什么力量让这个普通农民工在一刹那间做出那样不平凡的抉择?近日,记者在采访米
凤建后深深感受到,勇敢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强壮的体格,不是非凡的胆量,而是朴实的良心和无私的品格。

  “见死不救,那才叫傻”

  近日,米凤建的事迹一经传开后,省会一些市民特意找到他,对他的行为表示赞扬。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5月19日下午,一位30多岁的男子找到正在干活的老米,问他有没有找被救孩子的家长要报酬,当老米坦言没有时,他竟很轻蔑地骂老米是个“傻帽儿”。

  “见死不救,让自己良心不安,那才叫傻呢。”心里自有主意的老米并没有为此生气,也没去理睬那名男子。对于他来说,跳水救人的一刹那至今都没想过“钱”字。

  “前两天,家里人还打电话鼓励我,让我在

石家庄要继续做好事呢。”5月27日,在米凤建打工的小店里,一说起家里人的支持,老米憨厚的脸上漾满了笑容。

  这段时间,因为高兴,平时节俭的老米给家里打了好几次电话。5月19日,他第一次给家里打电话时,放下心来的老母亲就对他的救人行为赞不绝口:“孩子万一淹死了,就太可怜了。应该救!应该救!”母亲是个好心人,连外村卖菜的到村里来,到中午时她都不忘给人家送口饭送口水。因此老米很敬重母亲,而母亲的认可让他更感自豪。

  更让老米高兴的是,5月20日晚,被救的孩子小强(化名)和家人来看他,看着眼前的孩子活泼可爱的样子,善良的老米一直没停过笑。

  这是小强的家人第二次前来登门道谢,这次更特意带了孩子来感谢“救命恩人”。“伯伯,谢谢你。”孩子的话让老米的心里热乎乎的,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后怕都不应该。

  米凤建一直记得当他在水里伸手抱住孩子时,孩子趴在他怀里一动不动的样子。再次见到小强时,老米真想再抱抱他,跟他说上几句话,可是感情含蓄的他却不好意思伸出手去。

  老米更不好意思要小强家人特意送来的新手机,可是小强的家长坚持要他收下。

  “他是个心里总装着别人的人”

  “老米是个心里总装着别人的人。”张玉林是米凤建打工小店的老板娘。在她的印象里,自今年2月份到店里打工以来,老米总是抢着干最重最苦的活儿。

  省会一位大妈被米凤建救人的事迹所感动,特意买来五件新衬衣送给老米。老米将五件衬衣做了这样的分配:“两个工友都是患难与共的朋友,一人一件,老板对我不错,送他一件,好朋友帮了我大忙,也给一件。”

  5月24日,省会槐北路小学的小朋友们给老米送来了水果,每个水果上都挂着一张写满敬意的小纸条,并为他戴上了红领巾,以表达少先队员的深深敬意。老米把水果也分给了老乡的孩子们。不过,他把那些小纸条,还有红领巾,与“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的奖章、证书却一起仔细地收藏起来———这是他与两个女儿一起“分享”的礼物,他希望女儿们能从中明白“有好心必有好报”的道理,以后也能多做好事。

  “我自己做的好事太少了。”说到这儿,老米很惭愧。不过,米凤建的工友米良民却不这么看。米良民和老米一个村,对于老米的“过去”甚为了解。他告诉记者,村里不管谁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老米总是乐于去帮一把。有一次,村里的一口水井塌了,许多人从那里路过,都不吭声,米凤建一看没法自个修,就赶紧找到村委会,和几个人一起用了两天时间把它修好了。

  “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5月25日,米凤建被省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

  称号。这一段时间来他也成了各媒体争相追逐的“明星”,而对这些扑面而来的荣誉,老米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比以前更爱抢活干了。”5月27日上午,在米凤建打工的小店里,店主张玉林这样描述老米近来的“表现”。原来,老米与两名工友合伙打工,不管活多活少,拿到的钱三人均分。这段时间,因为总有“慕名者”来访,老米耽搁了一些时间,虽然他一再要求少拿工钱,但是在老板和工友的坚持下被拒绝。这让习惯了多干活的老米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地抢活干。记者5月27日采访他那天,早上天刚亮,为了“补”昨天的活,他又早早地出去了。

  “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没想到却得到这么多的荣誉。”市民的盛情赞誉、政府授予的荣誉,让憨厚的米凤建更是感到不好意思。他告诉记者,今后要用更认真勤勉的劳动来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尽一份微薄的力量。不善言辞的他还希望能借本报向所有关心他的城里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关心更多的农民工。

  □本报记者 叶娟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