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浦东“原生态歌曲”申报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2:44 新闻晚报
□记者 程贤淑

  晚报讯 声调高亢、气势壮阔、前后呼应。近日,老上海人久违的“塘桥号子”首次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的第七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上登台亮相。据悉,这种极具地方特色、来源于解放前上海码头工人的民间音乐,目前已面临失传,塘桥街道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塘桥位于上海市区黄浦江以东,解放前,塘桥沿江分布的码头较多。有装卸木为主
的白莲泾码头;装卸硫磺、橡胶、食糖为主的南栈码头;装卸煤炭的中栈、北栈、张家浜码头等。由于当时码头装卸主要靠工人手提肩扛来运作,这一劳动过程大多采取集体方式进行,要求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于是与劳动紧密结合的搬运号子就产生了。正如老码头工人所说:“只要扛棒往肩上一压,号子就出来了。”

  由于码头工人多来自江苏、湖北、山东、浙江等地,因此也形成了“湖北帮”、“宁波帮”、“本帮”等不同的号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塘桥煤炭港区域的“塘桥号子”,地方色彩十分浓厚。“塘桥号子”根据装卸工种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船舱内起货时吭唱的为《起舱号子》;把货物搭在肩上时吭唱的为《搭肩号子》;用扛棒抬货时吭唱的为《扛棒号子》等。此外,还有《小扁担号子》、《堆装号子》等。

  解放后,随着生产劳动的机械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塘桥的码头号子也随之销声匿迹,面临失传的境地。为保护这种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塘桥街道派专人调查排摸,并在非物质文化普查员的调查基础上,对号子进行了恢复性的编排表演,在舞台上重现了当年码头工人的劳动风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