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韶山灌区年节水五千万立方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7:14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5月31日讯(记者 罗光前 通讯员杨六一)一台大型电子控制面版上,一排排数据在不停地闪烁。工作人员发出一道指令,10多公里外的一条支渠的闸门徐徐开启,渠中水位变化即刻反映在控制面版上。这是5月底记者在韶山灌区信息管理中心看到的一幕。

  韶山灌区用信息化、自动化科学管水,实现了水位遥测、流量遥控、闸门遥开,彻底解决了过去人工管理时常出现的漫渠、决堤和上下游用水不均问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2
.7%,年均节水5000多万立方米。运用信息化管理水资源,韶山灌区走在了全国大型灌区前列。

  集灌溉、发电、防洪排涝、航运、工矿城镇供水等功能于一体的韶山灌区,是我省40年前建成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受益范围涉及双峰、湘潭、韶山、宁乡、望城、雨湖等7个县(市、区)2500多平方公里,灌溉农田近100万亩。韶山灌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灌区、全国绿色通道示范区、全国大型灌区建设先进单位等。

  “韶灌人”没有沉醉于过去的荣誉。韶山灌区干、支、斗渠长达9800多公里,渡槽、隧洞、闸堰等基础设施4000多处。近年来,他们根据灌区渠系长、设施多的特点,积极探索用高科技手段管水用水。在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支持下,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灌区实现了对重点区域水位自动监测,进水闸、泄洪闸有线远程遥控、支渠闸太阳能无线遥控和雨量测点自动数据采集。信息化为“韶灌人”装上了“千里眼”,实现了水位实时监测、信息准确传送、科学调度决策,确保了灌区的安全运行。尤其在科学用水上,信息化技术更是让韶山灌区经济、社会效益倍增。以前,灌区经常出现上游水用不完,下游没水用的现象。信息化系统采用均衡用水原理,紧上游、控中游、保下游,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现在,每年节约的水量可扩灌5万多亩农田,增发210多万千瓦小时电,全灌区经济效益年增近1000万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