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生狂热喜爱汉服 家中汉服能配100多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07:29 国际在线

  

大学生狂热喜爱汉服家中汉服能配100多种(图)

  “只要组织活动,无论刮风下雨都不取消。”汉服倡导者用“狂热”来表达对汉服的喜爱

  相关专题

  

大学生狂热喜爱汉服家中汉服能配100多种(图)

  他们为何推广汉服

  “我们对汉服的感情可以用‘狂热’来形容。当很多人不了解、甚至遗忘汉服的时候,确实需要有人敢于站出来‘作秀’,被指责也无妨,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够勇敢做到的。”面对一些指责,“穿汉服、过端午”的倡导者之一、网友“腊肠”昨日回应道。

  端午节,在陶然亭公园屈原像前,一群青年大学生穿着款式类似古装电视剧的“戏服”,上面是宽大的袖子,下身是快要到地的裙子,进行祭祀活动。对此,不少网友和市民认为,汉服倡导者有很大作秀嫌疑。

  仅仅在一周前,他们还在紫竹院公园举行了一场类似的活动。

  在北师大、人大、北外、林大等高校里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他们在业余时间里痴迷于“在公众场合集体穿汉服”,进行各种传统祭祀、知识竞赛、演示等活动,自发自费推广宣传“汉服”。

  带着诸多市民和网友的疑问,记者走进了这个群体。

  所有活动都是自发自费

  “这次端午节在公众场合集体穿汉服,是今年我们在北京的第二十几次‘作秀’行动,所有的活动是自发自费的,这凭的全是对汉服充分的兴趣,以此统一我们这种没有规章制度束缚的集体活动。只要我们组织活动,无论刮风下雨都不会取消。”“腊肠”告诉记者。

  另一位汉服支持者黄莺这样介绍:“我们这些汉服迷来自北京各个不同的区县,每次活动,不少人都是一大早从五环外的地方赶到活动地点。有的人还是专门从单位请假参加活动的。说实话,如果不是有坚定的信念和热情是根本不能够做到的。”

  “和服借鉴了汉服元素”

  端午节汉服展示活动前一周左右,一位“汉友”给记者发短信,告知了活动信息,地点在紫竹院公园。

  当天下大雨。记者给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北外学生石清打电话,问她活动是不是取消了。

  “没有取消,风雨不改。大家都已经约定好,有的人都已经从大兴那边出发了。”石清说。

  挂断电话之后,记者赶紧收拾出门,然后坐车到他们举行活动的紫竹院公园。远远地就见到参加活动的20多名青年穿着各种颜色的汉服站在门口。

  他们打着雨伞,不时地停下来给路人解释自己穿的是传统服装汉服,不是和服:“汉服宽衣交领,表面看起来呈英文小写的‘y’,袖松且长,隐扣系带;旗袍厂字领,小袖盘扣。和服借鉴了中国汉服的很多元素,是根据中国汉服发展而成的。”

  活动中有一个模拟古代端午节习俗的“刺五毒”的活动。青年们把吹起的气球上画上五毒(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的形状,然后一起跺脚踩破地上的气球。活动结束之后,青年学生自动地把气球碎片从地上拾起来,然后扔到事先准备的垃圾袋里。

  “我们和上一代人不同”

  “我们这些人中几乎人人都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反对和阻力,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单位领导,有的来自同学朋友。压力是形形色色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不了解、有误解。随着汉服活动越来越多,我们习惯被指责为‘愤青一代的作秀’。”“腊肠”这样概括他们目前的处境。

  “我们不是头脑简单、对复杂问题缺乏深入认识,看问题只停留在表面上。我们也不是所谓的‘愤青’,也不是在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现在我们提倡复兴汉服受到一些不同声音的质疑,但没有必要进行相互谴责。”汉服支持者、来自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政治老师如是说。

  “我们这个群体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出生的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年龄特征,我想是因为在我们之前出生的人受特定历史环境影响,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有某种不认可的态度。然而生于70年代后期的我们,接受到改革开放的气息,生在经济不断壮大的大环境之下,拥有充分自信心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北京林业大学的马新宇分析说。

  “别在需要时无衣可穿”

  “汉服复兴,不是要每个人都穿大袖长服来工作学习生活、满大街晃悠,而是希望当我们56个民族需要穿代表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的时候,汉族不会遭遇无衣可穿的尴尬,借助服饰来唤起现代人一些遗忘的传统文化。还有我们可以提倡像日本人、韩国人那样,在重大传统节日和婚礼等重大日子,汉族人穿汉服。”石清说。

  石清告诉记者,现在在上海、南京、武汉、郑州等地有不少铁杆“汉友”,他们几乎每天都要上网和各地的汉友交流心得,身体力行穿着汉服过传统节日。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