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说说散文六样病情都不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0:09 温州都市报

  ◎牟丕志

  近日留意社会上的部分散文作品,发现普遍生有几种“病”,特罗列出来供大家讨论,寄望以有所改进。

  之一、缺钙病。作者看到什么写什么,阳春白雪、冷月孤星、青松峭壁、大河小溪
、花草树木、楼台亭榭、轻风白云、绿瓦红墙,无所不写。不能说笔下无物,因为写的东西确实不少,有的刻画得还挺细;也不能说用词不好,华丽的词一串串、一排排,但总觉得散文形散神也散,难以使人产生联想。

  之二、拖拉病。虽说长短散文可以兼容,短有短的好处,长有长的理由,但问题是,本来可以写得短小、精练一些的文章,却让作者给拉长了,结果使文章效果适得其反,显示不出什么分量。

  之三、傍名病。采访某某名家后写一篇散文,然后找地方发表,至于文章写得是否精彩、是否对得起读者,也就不考虑了。当然,写名家的文章并非都是傍名,有的出于情真意切,而且角度找得好,内容生动感人,或有某些发现,那就不在傍名之列了。

  之四、古装病。作者对古代典籍十分熟悉,把古典的东西一古脑搬到自己的文章里,再做些似是而非、平淡无奇的感悟,或加上诠释之类的话,便成了大作。而读起文章来,总令读者觉得个人的东西太少,这样的文章偶尔读一二篇尚可,读多了就觉得生硬、呆板、缺乏灵气、令人生厌。

  之五、广告病。作者去某一个地方,于是对此地产生了兴趣和感情,为某地写一篇文章,无非介绍某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现状等。看过之后让人觉得是在为该地做地名广告,而且广告做得极为一般,根本没啥吸引力。

  之六、唠叨病。先写父亲,然后写母亲,之后写兄弟、姐妹,家长里短,把写作镜头局限于家庭小圈子中。如某些杂志,偶尔登些这样的文章,尚给人以亲近感,但絮叨起来没完没了,而且每期絮叨的内容大同小异,则令人生厌大倒胃口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