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艺术的矛与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6:53 中国新闻周刊

  洪晃:把艺术品当八卦新闻炒做,比把下体当艺术品要下流得多

  (时尚类杂志出版人。往来文化艺术圈,因言辞直率无禁忌,博客广受欢迎)

  ★ 本刊记者/孙冉 丁尘馨 李径宇

  问:如何评价这次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你去查一下国外的女艺术家,比如:Judy Chicago,你会发现,以下体作为题材是个比较老的概念了。

  当代艺术基本上超越道德概念,我们如果想允许当代艺术存在,就必须允许它超越我们的道德限制,把艺术品当作八卦新闻炒做,其实比把下体当作艺术品要下流得多。

  问:对以人体为模特的艺术作品,单纯在艺术圈内交流和在公众场合展览,两者对作品尺度的选择有没有不同?

  答:艺术品本来就是应该展览的,没有听说艺术品是艺术家之间交流用的,那大概不叫艺术品,叫资料。

  问:在中国,较西方而言,是否人体的艺术作品更容易被附加出其他含义,比如具有性暗示等? 为什么?

  答:其实把性直接放在作品里面当做主体已经不是在暗示性了,已经非常直接了。作者是在暗示其它东西.比如政治、欲望、贪婪、堕落、神圣等等。

  问:在网上或私下里,各种尺度的裸体图片早已层出不穷,但是社会上多数普通老百姓对公开展览的人体艺术作品还是无法接受,为什么?

  答:在西方有句玩笑话,说如果焦点是虚的就是艺术,焦点是实的就是淫秽。这也是大家对有性内容的艺术品开始厌倦以后的玩笑。

  我们还没到那种程度,还特别把这个当回事情,中国人的性意识是很落后的。

  问:国外的主流媒体对待人体艺术的关注度和态度是否和中国的不同?

  答:反正这种作品不会在国外有任何轰动,这个作为新闻和艺术概念,都比较“昨天。”

  问:中国这些年,民众及社会对人体艺术态度是否有了变化?

  答:我认为开放是件好事情,给予人更多的选择。我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并不是说,我们开放了,所以大家都要接受这种东西,也可以不接受,但是允许存在。

  可以喜欢,但是也允许别人批评。这是开放的真正意义。 ★

  刘树勇:中国的艺术家还没把人体当成一种赋予理性思考的介质

  (摄影批评家。发表《中国摄影家的文化借口》《消费时代的权利与摄影的自觉》等多篇评论。)

  问:如何评价这次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这种艺术的展览,很大的功能上就是“闹事”。

  做人体展览,就是有意识地想冲一冲这个禁忌线。在中国这个话题一直讳莫如深,包括当年的刘海粟,他们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好象肩负着一种普及“美”的责任,希望不把身体神秘化。

  我认为在中国的人体绘画展览,每一幅作品如何不重要,实际上那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作品——一个巨大的行为艺术作品。其实每张画如何,没什么意义,整个展览作为一个作品在社会引发什么样的震动才是主要的目的。

  不过南京这个展览产生的效应,主要还是媒体制造的,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价值。比如,他的指向是什么,传达什么思想?通过电脑后期合成的画面,你想表达的理念是什么?迄今我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说法。

  问:这种公开场所的人体展览,对于公众的更大的价值是什么?

  答:说白了,它像一个游戏陷阱似的,它设定了这个游戏和规则,如果你看了觉得这是色情的不美的,那是你不懂,在文化修养上比较差,仿佛低人一等了,它强迫你形成一种自卑感。人体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合情合理、甚至合美学地存在于公共的场所。

  所以现在的人体展览,必须把握这个分寸,不能失去最后这个(以艺术为名义的)盾牌。

  问:在中国,为什么人体艺术展常常遭至非议?

  答:西方和中国人对人体的认识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看重人体的和谐和内在规律,认为人体,是这个世界上最和谐、最合乎规律的东西。

  从古希腊、到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都是如此。他们对人体的研究,甚至不是处于艺术的动机,而是对人体原理的一种了解和探究。他们已经把人体当作一种语言材料,来传达其他方面的思想。

  但中国的艺术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在中国一直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支持人体艺术创作。他们把人体当作一种目的,而不是一种介质去赋予更多理性思考,而且他们要以艺术的方式才使人体的作品得以存活。为什么会导致大众对它嗤之以鼻也是如此——确实做得差。

  在大众的意识里,也始终缺乏对人体美的理性的传播。老百姓所说的美,几乎就是纯粹感官上的“漂亮”“看得舒服”。

  另一方面,人与人彼此关系主要还是一种道德的关系,所以在中国,人体还是作为一种性符号存在的。也因此,在中国所有关于人体的绘画、摄影作品,引起的社会反响都是关于道德层面的争论。

  问:在网上或私下里,各种尺度的裸体图片早已层出不穷,但许多人对公开展览的人体艺术作品还是无法接受,为什么?

  答:我相信在网上,是男的肯定都看过那些色情网站或者图片,甚至都有视觉疲劳了,在这个时候再有这个展览,意思也不大。

  在这个地方做这样的展览,它引发的震动,传达的信号,会令人产生各种揣测,甚至误解性的想象。比如,在传播上是否出现新的可能和(政策及社会)宽容度的问题。★

  查建英:争议比封杀好

  (作家。著有《八十年代访谈录》,记录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变迁)

  问:如何看待这次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争议比封杀好。(关于性器官的作品展示)在中国是头一次,有争议很正常。下次再做就引不起这样大的反应了。

  问:对人体艺术作品在艺术圈内交流和在公众场合展览,两者对作品尺度的选择有没有不同?

  答:无论在艺术圈还是公众场合展览,我以为只要观众都是成人即可。但性意味强烈的作品,儿童不宜。性是如此美妙的事情,我们不要矫枉过正,从极其压抑走到极其泛滥,应当为孩子们保留些神秘和向往,否则他们有可能过早性冷淡。

  问:在中国,较西方而言,是否人体的艺术作品更容易被附加出其他含义?为什么?

  答:人只要把衣服全部除去,便有程度不等的性暗示,古今中外皆同,何须附加?其实中国本来有悠久的春宫秘戏艺术传统,暗示明示都有。现在这几幅自拍阴部照片是一览无余的明示,还用附加什么呢?

  当然,公众对此反应强烈还是与我们过去几十年的禁欲文化有关。

  问:各种尺度的裸体图片早已层出不穷,为什么社会上多数普通老百姓对公开展览的人体艺术作品还是无法接受?

  答:是公私有别的问题吧。一个人在家里裸体,在色情场所裸体,还是在大街上或者公司里裸体,当然不同。

  艺术家天生是试图跨越各种既定禁忌的人。但老百姓和社会里任何人都有权坚持保守。

  问:在中国,与人体有关的艺术作品总被赋予道德评判,是否国内民众目前还未形成正常的鉴赏能力与艺术环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答:少见多怪,多见少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喜欢做的人让他/她做,不喜欢的人可以不看,也可以大声表示不喜欢。比如我本人就不喜欢一些艺术家表演吃死婴或自残自虐,那也被当作涉及人体的艺术,但我有权利表示我个人的厌恶反感,他们也有权利做。只要他/她没有害别人,没有违法,我不能把我的道德反感或生理反感强加给他/她。 ★

  张旭龙:这部作品很失败,因为观者得不到任何意义

  (自由摄影师。《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拍摄者)

  问:如何评价这次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你说它艺术肯定谈不上,你说它色情也谈不上,根本无法归类。

  这部作品很失败:第一没有什么主题,你让观者得不到任何意义,甚至留下不好的感觉,因为根本不具美感;第二你自己怎么拍都无所谓,但拿到社会公众范围就不合适了。

  不知道作者要表现什么,她说她是灵光一现,不可能那么简单。我接触过太多人体模特,每个都是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从来没有人一冲动说要拍自己的性器官的。而且如果要从艺术角度来表现性器官,其中也要包含对器官的理解以及相应的技术含量,要给人以美的感觉。

  在前卫艺术中并非那么简单,中国人有自己性感的手法,其中应有文化的历史和底蕴在里面,如果你能解释出一个说法,也许观众会理解。如果说没什么想法,只是想到就拍,那太肤浅了,何况你是学艺术的。

  问:人体艺术作品单纯在艺术圈内交流和在公众场合展览,对作品尺度的选择有没有不同?

  答:人体摄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艺术创作,一种是商业作品——后者适合收藏,不适合公开展出。

  拍艺术创作的人体是很严肃的,绝不能对着镜头笑,你心中所想与镜头的表现是一致的。作品会把你的取向展露无遗。

  我也拍过很多器官,但这些我是不会拿出来的。因为它要分场合,而且要考虑不同的文化差异。还有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你要拍得很艺术,艺术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不是大众文化。人体艺术展都是小范围展览,是有一定限制的东西,而不是挂满大街。

  问:国外的主流媒体对待“人体艺术”的关注度和态度是否和中国的不同?

  答:我接触的国外摄影师和模特,比国内要保守得多。他们在中国看到到处都是人体画册,很诧异,觉得中国太开放了。

  国外虽然有很多成人杂志,但都是限制级的,隶属于成人杂志的范畴。这条界限线是很清晰的,而且艺术类真的很美,色情类真的很色情。而我们现在这些人体艺术与“裸照”没什么区别,看完既不艺术也不会让人有欲望。 ★

  刘达临:即使把裸体都穿上衣服,也挡不住某些人邪恶的目光

  (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中国第一座性文化博物馆创建者)

  问:如何评价这次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女学生拍自己身体,我不赞成和提倡,但也不否定。这并非下流,而应该采取淡化从容的态度。这事之所以会引起社会关注还是因为千百年来的性神秘感,它引起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反弹。另外有一点点向传统和不合理的性禁锢发起冲击。

  问:人体艺术作品在艺术圈内交流和在公众场合展览,两者对作品尺度的选择有没有不同?

  答:比较谨慎一点就在艺术圈内交流,但性是属于大众的,向社会开放也并无不可。很多人害怕一开放就会诲淫诲盗,我看也未必。关键在于用什么眼光来看,像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全裸的女性,丰满的身体,在几十年前也是不行的,现在公开看没问题。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也不同,这都并非画的本意。欧洲19世纪一个女雕塑家雕塑了很多阴器,那时还很保守,引起很多非议。她讲了一句很深刻的话,“即使把这些裸体雕塑都穿上衣服,也挡不住某些人邪恶的目光。”

  对于一个以性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它的好坏评判标准是国际通用的:即自愿无伤。首先是双方自愿的,没有强迫的意味在里面;其次无伤,是指对于自我和他人及社会都没有任何伤害。

  问:中国较西方而言,为什么人体的艺术作品更容易被附加性的意味?

  答:无论是从世界还是中国来看,性开放都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一般会导致两条道路:走向放纵滥交或是自然科学健康的性。裸体作品以及具有性意义的文学作品都应照后一个方向发展,但到什么程度和分寸还要具体分析。

  问:国外的主流媒体对待“人体艺术”的态度是否和中国的不同?

  答:中国的性文化是很反对裸体的,这不像西方文化的来源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是非常崇尚人体美的,这种观念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文化有趋同的趋势,这种文化差异会随之慢慢减少。 ★

  何多苓:个人行为,法律之内,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成都画院职业画家。“伤痕美术”代表人之一)

  问:如何评价这次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这些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形式,他们以后还会画画,偶尔为之,不是终身事业。作为个人行为,法律之内,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而且它做得比较隐晦,不是赤裸。事实上,这些东西在西方很多,中国也很多,只不过这个发生在学生身上(反响就不同了)。因为是学生,很多行为不能自律,舆论就会追究导师和学校的责任。

  当然,作为导师,我不鼓励学生做这种东西。但这只是我的个人行为。总之是只要在法律、社会伦理允许的范围之内,引起争议很正常。这个要是放在圈子内展览,也不会引起反响。一是因为学生,二是在古老的博物院,所以引起反响。

  问:在公众场所展览人体艺术作品,在尺度上是否有限制?

  答:边界肯定是有的,但我觉得是一种很模糊的东西,跟地域范围,观众对象,展示地点,都有很大的关系。我这次在中国美术馆,一些有隐晦的色情成分的画被拿下来,理由是五一期间,有小孩要看,儿童不宜。

  在公开场合尺度不一样,在小圈子里搞,尺度又不一样。这次是到了社会边缘,对社会伦理,有种挑战性。其实这在西方已搞了很久,有的故意挑战伦理,激怒公众,这是当代艺术作品的一种手法。比如北京(的“裸露节”),他们(裸露的行为艺术者)可能要的就是被报警,甚至被抓起来,农民不报警,他还会很失望。报警后,这个话题就提到法律与公众的范围加以讨论。

  问:中国这些年,民众及社会对人体艺术态度是否有了变化?

  答:要是在中国20年前,这个女生就被抓起来了;再往前20年,老王(老师王承云)也可能被抓起来了。

  尺度在不断变化,也许今天不接受的,明天就接受了。但有个界限,比如我们不能杀人,不能强奸,不能违反别人意志。

  当然,有人认为,这种冒犯性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奸,你展示让我看,看了你的作品,受到伤害。他(可以)去告,这是他的一种权利。经过法律判断,看是不是构成犯罪,构成了犯罪。 ★

  陈丹青:我对当代艺术的态度,不是评价而是让它发生

  (画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八十年代文化代表人物之一)

  问:如何评价这次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这部作品可以归类为色情艺术,也可以算为实验艺术,因为实验艺术里面有一部分“到底是实验还是色情艺术”永远有争议。我对当代艺术的态度不是评价而是就让它发生,而且它一定会发生的。请大家不要给这个事情太多意见,让它发生,比方三个斗鸡眼的小孩生出来了,这是自然界的事。永远不要忽视人民的承受力。

  问:在艺术圈内交流和在公众场合展览人体艺术,对作品尺度有没有不同?

  答:没有什么不同,公众现在能接受。你怎么知道公众不能接受?为什么要公众去接受所有的艺术?公众有公众的艺术,艺术家有艺术家的艺术,这就是多元。

  问:为什么社会上多数普通老百姓对公开展览的人体艺术作品仍无法接受?

  答:20年过去了,我们永远在说艺术和色情有什么区别以及公众对此的接受程度,为什么大家对一件事的看法和表达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女体的事情在80年代就不会做出来,这是很大且非常快的改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