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教育儿子吃苦让其从佛山步行回深圳(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7:14 南方新闻网 | |||||||||
得知孩子即将进入南头关,放心不下儿子的母亲驱车前来看望,儿子却挥手上路 鞋坏了,脚也起了血泡,小郭却推开了母亲带来的新鞋 看着儿子晒伤的手臂,母亲心疼的不得了 本报讯 为了让大学毕业的儿子小郭明白创业艰苦、磨炼意志,日前深圳一企业家“突发奇招”:自本月4日开始,让儿子徒步从佛山走回深圳,并允诺给儿子“神秘奖励”。经过5天跋涉,小郭终于于昨晚9时许走回深圳福田家中。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驱车出梅林关在107国道上迎上了小郭,他“一脸成就感”,称“很有收获”。但此举心疼坏了小郭的母亲,她几次想开车把途中的儿子接回来。前晚,她终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前日,小郭的母亲吴女士说,他儿子4日从佛山徒步回深,目前还在路上。小郭今年21岁,可以说生在一个“富贵之家”,吴女士和老公的“产业很大”,不仅在深圳有几家公司,日前还在佛山开了一家医院。而作为“公子哥”的小郭是家里的“独苗”,父亲认为他从小被母亲娇惯,不知人间冷暖,更不知道创业艰难。于是日前小郭随着他的五叔去佛山后,小郭的父亲和五叔商量,决定锻炼一下小郭:让他徒步走回深圳。 “这几天我都睡不着觉!”吴女士说,知道儿子从佛山出发后,她几次想开车去把途中的儿子接回来,但又怕老公知道后生气。吴女士认为,磨炼儿子意志不一定非要步行走那么远的路,她怕儿子途中被人抢、被车撞,“其实到健身房锻炼也一样嘛!” 前天,当她和儿子通话得知其“脚板起泡、脖子晒脱皮”后,更是“心痛”,决定开车去看看正从东莞走回来的儿子。但又怕老公知道,吴女士希望“哪怕远远地看儿子一眼也行”。当晚小郭步行到深圳宝安区松岗后找了个旅馆住下,也是在此处,吴女士和儿子见了面。吴女士说,之所以要报料,就是想让儿子上报后有个成就感。 一路下来怕穿坏第二双鞋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协同吴女士驱车出深圳梅林关,到107国道上“迎接”小郭。约半个小时后,当车行近107国道与庄边路交界时,吴女士首先发现了儿子的身影。小郭当时满头汗水,脸庞及胳膊都晒得黝黑,嘴唇也干裂了,衣裤都是尘土,脚下的皮鞋也尽是泥水。“以前他粉嫩粉嫩的,现在真让人心疼!”下车后吴女士赶忙给儿子拧开了饮料,给儿子擦汗;当她要把带来的运动鞋给儿子换上时被拒绝。“以前买鞋稍微便宜点儿子都不高兴,现在儿子懂得节俭了!”吴女士说,小郭拒绝换运动鞋是因为脚下的皮鞋已经快坏了,他“不想再把这双运动鞋穿坏!”小郭向记者解释说,因从佛山走回深圳是临时决定的,所以当时没有来得及更换皮鞋。 “凡是和车沾边的,都不能碰!”据小郭介绍,这次徒步从佛山走回深圳,是他与父亲、五叔商定的,既然约定了“诺言”,他就要遵守,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他们一直都认为我吃不了苦,所以这次我要证实给他们看!”小郭说,当时和父亲及五叔商量,从佛山到深圳走高速近200公里,最后他决定每天走50公里,4天走回深圳。“尽管今天是第5天了”,小郭说,他坚持走回了深圳,仍算成功了! “第一个晚上真想坐车回来” 小郭的徒步行程是:从佛山走到广州,再从广州走到东莞,然后沿着107国道走回深圳。“第一天脚板就磨破了!”小郭说,4日他从佛山走了一天到广州市内,找了一家旅馆住宿。“瘫躺”在床上,浑身酸痛,当时小郭心里开始“打退堂鼓”。“实在不行,认个熊坐车回去算了!”小郭说,后来他又想到家里“那么多眼睛看着”,如果这次半途而废,将来可能“一事无成”。后来父亲给他发来一条短信,坚定了他走回去的信念。父亲在短信里说,“尽管他也不忍心,但希望儿子能坚持住,成功之后将有神秘礼物送给儿子”。 吴女士也说,儿子走到广州那晚也给她打电话,要她送衣服和数码相机过去,“做妈的最了解他的心思,那是想让我开车接他回来。” “其实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一脸沧桑”的小郭自信地说。谈到这次徒步的收获,小郭说一路走来,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他这回步行回来背包里装了一台手提电脑,而前几天下雨,为了保护电脑,他把伞罩在背包上,自己淋雨,“这都不符合以往的性格”。这次步行回深小郭父亲给了他2000元做路费,他只用了一半,用于吃饭和住宿。而据吴女士说,儿子高中时每月的零花钱就超过3000元,现在真是节俭了。采访完毕后,小郭继续上路,并于昨晚9时许走进深圳福田区的家门。 “我很感动,效果不错!”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小郭在佛山的父亲。郭父说,如此“良苦用心”就是为磨炼儿子的意志,让他了解人间的艰苦,能够独立,“明白人生要做什么”,继承家庭的产业。关于郭父短信中允诺给小郭的“神秘礼物”,他说目前还没想好,应该主要是“精神上的奖励”。 来源:南方都市报 采写:本报记者 刘延春 摄影:本报记者 黄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