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地下埋了500年门还是鲜红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8:07 南京晨报

  时间:昨天上午地点:距将军山沐瓒墓仅七八米的正北方

  事情经过: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又打开了一座沐氏家族墓,墓主已被认定为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的三儿子沐昂。

  ■记者调查

  墓志男大女小

  昨天上午8点多,考古工作人员正式开始取下墓葬甬道前封门墙的砖块。这种砖块体量巨大,长有四十多厘米,厚达近二十厘米,质地相当细密,这种砖块在其他几座沐氏家族墓中都相当少见,似乎是专门为该墓主烧制的。

  9点左右,一位考古人员取到第七层砖时,发现两合用铁箍牢牢固定住的墓志。墓志呈正方形,分大小两合,共4块(一合墓志分志盖和志文)。

  考古专家称,右侧那合小一号的墓志应属于女性墓主,左侧那合大的则是男性墓主的,这体现当时“左尊右卑,男尊女卑”的思想。

  沐昂偏爱三孙子?

  从目前已考古发掘的七座沐氏家族墓的位置来看,沐氏家族的墓葬很可能以沐英墓为中心,后代墓葬向两边延伸。

  有考古专家开玩笑地说,可能沐昂特别喜欢沐瓒这个最小的孙子,生前就给他安排好了墓穴的所在地,让他们在地下也能相依。

  墓室中大红门前所未见

  沐昂墓的结构也有别于沐瓒墓和沐朝弼墓,它比前两座墓葬多了一个明显的甬道。

  令人惊奇的是,通过该墓右后室顶部的盗洞,记者拍到了一张右后室石门的照片,整个石门呈朱红色,虽经历了五百多年,其色彩仍然特别的鲜艳,这种朱红石墓门在已发掘的七座沐氏墓中,还是首次发现。记者韩红林

  ■相关新闻

  武将沐昂也爱弄文

  作为黔宁王沐英的第三个儿子,沐昂一辈子都在为维护明朝云南及其边境的安全呕心沥血。由于家族备受明皇家的宠幸,沐昂一路升迁。在他61岁这年,升至左都督,佩征南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云南。不过一年之后,他征讨麓川的叛乱者时致使官军损失严重,暂记死罪,并降为都督同知。两年后,官军再次征讨该地叛贼,沐昂竭尽所能提供后备给养,获得重赏,升为右都督。明朝正统十年六月,67岁的沐昂过世,明朝皇帝派工部专门为他营造墓茔,并赠为“定边伯”。

  据史料记载,沐昂处理完公事之余,不时地吟诗作对,并专门编辑、刻传了一本名为《沧海遗珠》的书,该书曾得到明初大学士杨士奇的高度评价。镇守云南之后,公事特别繁忙,但他仍然不忘给自己留出空闲时间,来“留情文咏”,而且自己还写了一本《素轩集》,一直流传至今。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