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们不能成为“玻璃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0:05 温州都市报

  ◎廖保平

  话题提示———刚生完孩子,婴儿用品广告已经抢先一步进了家门;刚买了新车,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打来推销电话;接受了某项市场调查,就会收到很多莫名其妙的促销广告或“骚扰”电话;刚离婚不久,立刻就有婚介所打来电话争做“红娘”……(6月5日《中国青年报》)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能够逃此“命运”的应该只有少数,更多的变成了“玻璃人”。我所说的“玻璃人”不是指医学上的一种病,也不是身体晶莹透明、肉眼能看透的怪人,而是说隐私(比如联系电话、身份、工作单位、感情生活、衣食住行)被人看得一清二楚的人。

  别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呢?最起码,自己的联系电话、身份、工作单位、感情生活、衣食住行等等怎么会被别人了如指掌呢?是因为,在这个社会,人们在买车、买房、看病、购买保险、办理银行卡或会员卡、报名考试、求职甚至征婚时,都要留下详细的个人资料,出于利益的诱惑,有些人就把这些信息作为商品交换了出去,于是一传十,十传百。

  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明星大全一样的通讯名录,一时惹恼了不少的明星,引来不少的争论,至于五花八门的名人名车车主名录、各行业老板名录更是多得很,在商人的逐利行为中,很多人变成了“玻璃人”。明星名人变成“玻璃人”,跟他们是公众人物有关,但普通人若成了“玻璃人”,就不只是“骚扰”那么简单了,还会造成一种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那种把人置于无时无刻不被人窥视的处境,给人带来的精神伤害无法估量。我们不能成为“玻璃人”,我们的隐私需要有关部门出面保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