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同志"的情与困④:在深深的恐惧里自我救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6: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李晓莉实习生胡志佳

  “我们不需要怜悯,只想获得尊重和理解;我们的感情不高尚,但也不比其他感情卑微”

  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态来阐述同性恋者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的经历,也许
都是那么坎坷,例如阿强,这个高高壮壮、经常用一脸灿烂的笑容隐藏过去的“同志”。

  无畏与恐惧

  阿强是我认识最专一的“同志”之一,跟他的爱人已经度过了11个年头。

  “那年我18岁,他16岁,并不是一见钟情,慢慢地就相互有了好感。”阿强每次都用这段开头来阐述他的“爱的故事”。1995年在江苏打工时,阿强遇上了来自同一县城的阿伟。那时,好几个朋友都住在一起,阿伟很内向,阿强却是个话匣子。渐渐地,两个人发现彼此都喜欢和对方在一起。大半年过去了,一次酒后,阿伟说了心里话,“原来和我一样,他也从小就喜欢男生”。

  那时阿强对同性恋没有任何概念,甚至天真地以为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是这样的,“喜欢对方的话就在一起生活,一切都很正常”。没有压力的小日子,阿强过得很幸福,直到1997年底。他在南京出差路上买了一本杂志,上面详细介绍了同性恋的一些情况,阿强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

  那篇文章说,同性恋是“变态、不正常的”,看完之后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刻恐惧弥漫开来,而且日复一日。从南京回来后,阿强跟阿伟摊牌了:“杂志上说我们的关系很变态,我们分开吧。”两个人都哭了。1998年,阿强离开,南下广州。

  救赎与感触

  分别,并没有为两个人画上句号。10天之后,阿强忍不住给阿伟打了个电话,一句“你还好吗”?两个人泪如泉涌。“我始终忘不了他,工作的动力就是挣钱,然后再和他在一起。”阿强暗下决心。

  他也曾试图和女孩子交往,想过和他人一样的生活。“没有爱,也谈不上好感,只是觉得那个女孩不错,做老婆可以,但两个月后就不再联系了。”这让阿强更加坚定地意识到,这辈子只能有阿伟一个。1999年,他把阿伟接到广州,从此过上了居家生活———下班回家,阿强做饭烧菜,阿伟拖地洗衣服,偶尔也会吵架。

  2000年,阿强无意中搜到了一个同性恋网站,从此才对这个领域了解了更多。他说:“同性恋不是变态,不是病,更不是犯罪,只是性取向不同。我们实现了自我认同,内心里再也不用跟自己斗争了。”卸下心理包袱后,他开始规划起与阿伟的生活。在广州买了房子,因为以后不能生儿育女,两个人还都买了养老保险,“能做到的,我们都努力了,我们为两个人的长远生活作了充分的准备”。

  工作之余,阿强在天涯上开了博客,头幅上就挂着一句:“为异性恋者打开一扇了解‘同志’的窗口让‘同志’多一分面对未来的信念和勇气。”李安的《断背山》,阿强流着泪看了四遍,每次都感触甚深———“我们不需要怜悯,只想获得尊重和理解;我们的感情不比其他感情高尚,但也从不比其他感情卑微”。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