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市志愿无偿献血者将有自己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2:41 大连晚报

  ●“大连市志愿无偿献血者俱乐部”即将成立

  ●会员都是近两年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者

  ●我市目前献血最多的人已达到15400毫升

  我市志愿无偿献血者将有自己的家

  ■首席记者陆彤通讯员李雅洁

  本报讯昨天是世界献血日。记者从市血液中心获悉,为了建立一支固定的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保证临床医疗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加强献血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时为全市临床用血建立一个坚实的保障,大连市将成立“大连市志愿无偿献血者俱乐部”。

  俱乐部的会员都是近两年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者,评选出的“星级会员”,都是国家《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4000毫升以上者,其中,献血量最多的是五星级会员。大连医科大学的张成鸿,已经达到15400毫升。他是我市目前献血最多的人。而第二名的徐俊强,是全国文明驾驶员,他不但自己无偿献血13200毫升,还带动20多名“的哥”无偿献血。而献血1万毫升的55岁的谢绥,是献血之星中年龄最大、献血时间最长的人;于杨是最年轻的献血之星,今年只有23岁,从18岁开始献血,现在已经有9000毫升的献血记录。他们都是大连市数万名无偿献血者的优秀代表,是成千上万名患者治病救命的人。市血液中心呼吁,让你、让我、让他,让我们大家都来伸出友爱之手,加入献血者的行列。

  目前,无偿献血事业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实现了临床医疗用血百分之百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目标,保证了临床医疗和抢救用血。在源头上保证了血液质量,避免了经输血途径传播疾病的发生。目前,我们已招募在册的3000名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中,一次献血400毫升的占总献血人次的80%。有6辆采血车分别设在市内和区(市)的繁华场所。现在,每天都有百余人在街头采血车上无偿献血,已成为我市一种社会新风尚。

  新闻链接

  俱乐部里的感人故事

  ■首席记者陆彤通讯员李雅洁

  昨天,在市卫生局召开的大连市献血明星表彰大会上,记者见到了王晶、于莉慧、朱德才。他们都将成为大连市志愿无偿献血者俱乐部会员。他们的身上都有着无数感人的故事。

  他们及时献血挽救婴儿

  2005年11月24日,Rh阴性血型、即将临盆的张少文的妻子抗体效价为1:256,胎儿有严重的溶血反应,急需进行全身换血救治。

  张少文一下子想到了“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下午4时,正准备下班的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于莉慧和朱德才,两人毫不犹豫地赶到血站。对他们两个人来说,像这样的紧急情况下献血救人,已经不止一次了。

  此时,孩子已经出生了。原本600毫升就够了,但两人为防意外,坚持每人献了400毫升血。午夜12时,换血成功了,小婴儿得救了。

  看着健康可爱的女儿,张少文哭了。因为他和妻子的前一个孩子就是因为患新生儿溶血症而夭折的。

  我市无偿献血最多的女姓

  和往常一样,王晶这次献血后又是一个人默默地来,喝杯饮料后就悄悄地走了。有时怕影响工作,她还利用休息时间到采血车上献血。十几年来,每逢结婚纪念日、生日等日子,王晶都是以献血作为纪念。单位领导说,这么多年,她从未因献血休息过一天,没拿过一分钱补助。

  王晶,司法系统一名普通女警官,从1987年至今已无偿献血10200毫升,成为我市无偿献血最多的女性,被誉为大连献血“女英豪”。

  王晶常说,一个健康的人能用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他人的生命,应该算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在王晶的带动下,她身边聚集了一批志愿献血者。

  王晶的行动并没有引起家人的反对,由王晶牵头和大连市慈善总会组织的“大连市义工流动血库”的两次献血活动中,她的丈夫第一个登上献血车。而在辽宁中医学院上学的女儿也加入了义工队伍,小小年纪已有3次无偿献血的历史。

  面对荣誉王晶一让再让,她多次将有关部门奖励的钱、物退还或捐给灾区,只保留“无偿献血光荣证”。

  准医生即将捐骨髓救人

  ■首席记者王刚

  本报讯大连医科大学在2004年曾进行过志愿者捐献造血

干细胞采集活动。两年后,他们中的第一个幸运者产生了——2001级临床医疗专业学生薄剑波本周六就将赶到沈阳,捐献骨髓,挽救一名身在南京的21岁的白血病患者。

  薄剑波来自山东烟台,今年6月底就要毕业了,此前,他一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习。薄剑波告诉记者,他2004年参加了捐献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两年中,薄剑波没在意捐献一事。放假回老家,看电视播放有关骨髓捐献节目时,他还和母亲开玩笑说,36万志愿者,轮上自己的几率太小了。

  今年2月初,正在家过寒假的薄剑波接到大连红十字会的电话,说南京有一名白血病患者与他骨髓初配成功。2月底,薄剑波回到学校,第二次抽血,进行HLA高分辨检测。5月底传来消息,他和那位患者配型完全相合。第二天,薄剑波体检顺利通过。

  薄剑波是家中独子,父母听说儿子要捐骨髓,很不放心。薄剑波安慰父母说:“就是抽点血,百八十毫升的,没事!”在学校里,薄剑波对此事很低调,寝室同学有的还不知道。

  对于被捐献者,薄剑波只知道对方21岁,男性,正在南京进行前期治疗,昨天已经进了隔离舱,等待他的造血干细胞救命。

  薄剑波说,能救活一个人,是他这个准医生的最大心愿,也是最好的毕业纪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