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城话旧情 重逢细雨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10:04 新文化报

  

江城话旧情重逢细雨中

  分别了半个多世纪的伙伴们重聚在一起

  新闻回放:55年前的6月15日,153名青年从上海来到吉林省,参加东北经济建设。他们多数留在了吉林省,55年后,他们要在吉林市搞一次聚会。

  本报吉林讯(记者 彭洪升) 昨日中午,细雨濛濛,13位从长春赶来的“上海东北人”走下火车,见到了身在吉林市的老伙伴。“55年前,我们就是冒着雨坐上列车,从上海来到吉林的。”昨日的雨,意味深长。

  55年前 风雨无阻

  

  昨日中午,天空下起了小雨。吉林火车站的出站口前,几位老人一直向站内观望。“1951年的6月15日,我们这些满怀理想的年轻人,从上海来到了这里。现在正好55年了。”前一天从四平赶来的林士元老人说,他们几个是前来迎接从长春过来的老朋友,其他人早在饭店等待了。

  雨越下越大,从长春市赶来的赵经寿等13位老人走出车站。尽管天公不作美,但看着雨水,赵老等的心情却别有一番滋味:“55年前,我们153名青年从上海坐上列车,那时候就下着小雨。”

  55年来 风雨同舟

   雨渐渐停歇,老人们都赶到了吉林市重庆路。加上还在等待的几位

上海人,23位老人分3桌而坐,说的依然是吴侬细语。

  魏正林老人在55年前来到吉林后,认识了乘坐同一列车来的一位上海姑娘,俩人随后相知相爱,在吉林市携手走了55年,昨日他们也一同出现在聚会现场。

  78岁的杜康军,也是在当年来到吉林后与来自上海的夏美珍结婚,两个人从此在吉林市定居。松花江水已经融进两位老人的生命里,然而夏老却终究没有看到55年后的聚会。他们的女儿说,6年前她的母亲病逝,临终前的遗愿是希望能够投身到松花江的怀抱。她的骨灰被家人撒入了松花江中。因为老人已将东北当成了家乡。

  赵经寿老人宣读了祝酒词:“这是值得纪念和回味的一天。弹指一挥间,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这些妙龄少女、英俊青年克服一切阻力,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来到吉林大地,投身东北经济建设……人越老,情更深!”

  赵经寿说:“这里年龄最小的72岁,最大的已81岁。55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我们不但是曾经满怀理想的‘老黄牛’,也是如今的‘老寿星’。现在人虽老去,但激情仍在。我们要保持乐观,彼此盼望心宽体健,彼此说一声珍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