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党报言论要做好贴近群众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08:57 红网-湖南日报

  □李立川

  党报言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载体。重视言论宣传,是党报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党报的言论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在党报版面上,经常能看到具有见识、充满活力的言论。但也存在着不足,一个突出问题是贴近群众不够。改进言论宣传,要从力求贴近人民群众入手。

  从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

  党报言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从党报言论的目的来看,是影响和引导社会大众全体的看法,或者说它的目的是作用于舆论(所谓舆论,就是群众的言论)。党报言论不是给少数人看,让少数人听的,它要对大众舆论产生影响,制约大众舆论,引导大众舆论朝着评论者所期望的方向进行。为此,党报言论的写作,首要的一点就是从思想上贴近群众感情,要真正的深入群众。而评论要做到“深入”,就离不开评论工作者的“身入”。评论工作者如果不经常“身入”实际,不了解人民群众的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不清楚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不明白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那么写出的评论本身也就可能脱离了实际,就必然缺乏现实针对性,显得不着边际,软弱无力没有说服力,自然也就无法引发群众的情感共鸣。撰写党报言论,首先在思想上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那种“灌输”方式,切实视人民群众为知心朋友,采取“拉家常”的方式同群众说话。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报上的文章“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这段话现在仍是我们今天的报纸改革特别是党报言论改革的方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只有怀着对人民和人民事业的深厚感情去撰写言论,群众读来才会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思想上的沟通。

  从内容上贴近群众生活

  报纸所评论的事实,要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是群众欲知、愿知的。这就要求选题内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要反映百姓的实际生活,贴近百姓的实际需要。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本质和核心,都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要恪守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写作宗旨,贴近百姓的实际需要,反映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烦心事,体贴百姓的冷暖,只要是与老百姓实际生活和实际需要有关的事,都应时时给予高度关注。只有坚持以百姓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的党报言论,才是同百姓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才能增强报道的贴近性,使受众感到入理入情入心。二要表达百姓的愿望、要求、呼声,当好百姓的耳目喉舌。党报言论要充分、准确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呼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通过新闻报道切实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三要关注弱势群体。在我国,“弱势群体”主要指信息的不对称、经济收入的不对称以及能力上的不对称。例如老人、孩子、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离社会的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相对偏远,而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对边缘群体有明显的歧视,使他们很难进入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党报言论的特质,决定了自己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中坚。

  从语言上贴近群众习惯

  一篇评论,无论是抓问题也好,讲道理也好,最终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不精彩,不能让读者入耳、入脑,就很难贴近和亲近。这就是说,好的党报言论除了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外,还要语言新。从语言上贴近群众习惯,在表述上就要淡化评论色彩,提倡用事实来讲道理,把逻辑思维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从贴近性的角度看,我们完全有理由从读者对象的实际出发,作出这种大胆的选择。我们的许多言论,说教的东西太多了,老百姓不喜欢面对这样的文字。与其固守某些体裁上的规矩,在读者不感兴趣的时候滔滔不绝,倒不如改进一下,寻求一个既可以讲道理,又讨人喜欢的方式,使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比如适当地使用一些地方语言,适当用一些调侃、讽刺、幽默等手段,适当地运用各种修辞,甚至还可把形象的对白写进文章,以增加党报言论的地方特色和与老百姓的贴近性。多一些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和风细雨,少一些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板着面孔,党报言论的可读性、亲和性便扑面而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