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对毒品,共诛共讨共防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10:58 今晚报

  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K粉……这些字眼并不是简单的名词,他们的背后隐藏着触目惊心的灵与肉的搏斗与挣扎。近年来,我国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我们仍似乎感觉到毒品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该如何认知毒品?又该如何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来抵御毒品?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阐述了他的观点。

  吸食毒品不是时尚

  公安机关曾对吸毒人员进行过调查,发现7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绝大部分青年人是出于好奇而沾染上毒品的。还有一些人经济殷实,但精神空虚,他们或因有钱追求畸形享受,或因遇到挫折寻求解脱。目前,在酒吧、歌厅等消费场所,还有一些年轻人抱着追求时尚自由的心态,主动去接触毒品。

  针对上述情况,武长顺分析说,目前,很多青年人以自己理解的所谓自由、民主、开放作为思想理论支撑点,盲目地追求新潮、时尚,甚至将吸食毒品和个人自由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愚昧,是对国门之外的情况的无知。武长顺讲述了他了解到的国外情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禁绝毒品的,美国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相当大,并且扫黄。我和外国的警察、公职人员、普通群众都交谈过,他们谈及本国的吸毒者都会嗤之以‘人渣’,认为吸毒人员都是社会上的‘二流子’,将他们打入另册。而国外许多国家对公共场所吸烟都会说‘不’,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不能吸烟。这些国家连烟都不允许吸,更何况毒品……现代人类的文明,对毒品都是禁绝的。吸食毒品根本不是时尚,更不是自由,而是野蛮!”

  “代偿”理论劝诫青年人

  为了劝诫易受毒品诱惑的青年人,武长顺提出了“代偿”理论。武长顺说:“在某些青年人的眼中,吸毒只是相对不好。比如,吸食毒品后会给人带来兴奋感,干什么事都得心应手,能够满足感官、器官的刺激。青年人的世界观尚没有形成,理想的世界是美好的,而眼前的世界却很庞杂,遇到矛盾、挫折、困难,他们容易彷徨、颓废、消沉,进而容易寻找感官满足、精神刺激,这时,有人就选择了毒品。但是,如果仅仅认为感官刺激就是幸福,那是低级趣味,而且极度兴奋后就是长期的体力透支,四肢无力,精神更会陷于萎靡颓废之中。这就是‘代偿’。人一旦受控于毒品,灵与肉就会由此陷入“代偿”的恶性循环中,逐渐走向毁灭。青年男女不懂这些,可以说是愚昧、无知、好奇害了青年。我要对青年人说几句话,那就是要走健康发展之路,要过健康生活。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靠诚实劳动获得健康的生活。”

  毒品犯罪是反人类的

  武长顺这样说道,毒品和暴力犯罪是孪生兄弟,毒品和侵财犯罪是亲密姐妹。而毒品犯罪又是隐性犯罪,吸食者不会主动报告,贩毒者因为获得巨额利润不可能报案,家人因为怕丢脸也不会报告。因此,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难度极大。同时,打击毒品犯罪又极其危险,贩毒者知道被抓后多是死路一条,往往穷凶极恶、顽抗到底,缉毒民警随时面临着危险。但是武长顺说,无论危险多大、困难多大,都要不惜代价坚决打击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反人类的,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负责。

  近几年,天津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成果显著。2004年年底,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天津警方和粤、港两地警方共同配合,破获了“3·17”跨境制贩毒大案,一举摧毁了一个庞大的制贩毒品集团,共缴获冰毒103公斤、摇头丸701公斤、制造冰毒和摇头丸的原料数吨,是近几年来国内最大的一起制贩毒品案件。该案被公安部列为当年十大案例之一。

  抵御毒品要如同抵御SARS

  武长顺介绍说,已掌握的本市吸毒人员的数量大约在5000人左右,而真正吸食毒品的人大约是这个数字的5倍,十分惊人。对于毒品犯罪,虽然打击力度很大,但从总体上来说却出现了上升势头。

  毒品对个人、家庭、单位、社会、国家而言,都有百害而无一利,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却亲近毒品呢?武长顺认为,这和宣传不到位有关,和大家对它的抵制不够有关。比如艾滋病、禽流感、SARS,人们通过宣传认识到这些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随时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健康,因而自觉防范,又是洗手、戴手套,又是通风、消毒,形成了共同防御的局面。而对于毒品,并没有形成共同抵御的“思想长城”。好多人认为吸毒与己无关,又不会传染,如若发现有人吸毒,要么视若无睹,要么畏而远之。武长顺说,这跟我们对毒品的认知程度有关。大家都知道毒品是祸患,但却抱有与己无关的态度,以为毒品只是吸毒者的敌人,没有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足以摧毁整个民族,没有形成共诛共讨的局面。

  谈及共防意识,武长顺说,对于毒品犯罪,光靠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哪个城市,不能解决问题,应宣传为先,打击为重,管理为本,应形成“全民共诛之,全民共讨之”的氛围,建立相应的防御机制,这也是为什么要发动一场禁毒人民战争的原因。

  本报记者 陈宝琪 吴阿娟 尹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