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们爱酸菜更爱“中国亲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9:00 千华网

  汉字最难写的是“餐”;最难说的成语是“抓耳挠”;记得最牢的是“猴子捞月”的故事;最得意的是会写毛笔字———只不过是用左手,还时常“倒下笔”;最爱吃鞍山的酸菜;最难舍的是鞍山的“爸爸”、“妈妈”……穆和与沈燕,两个来自土耳其的年轻人,在鞍山九中学习了10个月汉语后,于近日回国了。这个城市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我们的国家一半在亚洲,一半在欧洲。我们的心,一半在土耳其,一半在鞍山。”

  吃西红柿蘸盐酸菜是最爱

  刚到鞍山时,23岁的穆和刚刚大学毕业;18岁的沈燕高中毕业。他们在中国没有亲戚朋友,只是听了到过中国的土耳其朋友对中国的描绘之后就心动了。突击学了几个月汉语后,他们来到鞍山留学。家住湖南地区、还是楼上楼下邻居的穆女士和沈女士两家通过申请,成了他们的寄宿家庭,这可是鞍山首次实行的家庭寄宿制。平时,沈燕和穆和都叫寄宿家庭里的“家长”为“爸爸、妈妈”。10个月下来,双方感情特别好。

  穆和的“妈妈”说,业余时间,她教穆和学习汉语,穆和则教她用电脑,就像多了一个儿子。“他帮我洗碗,他爱吃我做的鱼。我们经常聊天,他给我讲土耳其有趣的事,我给他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我外出游玩、聚会时也带着他,过年时他和我们一起包饺子。穆和很懂事,很聪明,也很独立,他自己的房间总是收拾得很干净,床上用品一周就洗一次,衣服也是自己洗。”

  穆和与这个家庭唯一“格格不入”的是饮食习惯。穆和吃西红柿喜欢蘸盐,吃西瓜要蘸土耳其奶酪,而中国人习惯拌白糖。所以经常出现滑稽的一幕———穆和与“妈妈”一边端着各自喜欢的蘸料吃得津津有味,一边不可思议地看着对方吃。眼神对上了,就同时皱皱眉,摆摆手,发出“噫……”的声音,表示对方那种吃法太难以接受了。

  沈燕的“妈妈”也早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刚来时,“母女”俩交流有困难,就用笔写,用手“比划”,好在沈燕很聪明,汉语进步很快。放学后,两人一起聊天,沈燕告诉“妈妈”在学校里的见闻,还教鞍山市民土耳其语。“周六下午,‘女儿’就去给他们上课,有时还和穆和一起备课,真像个小老师。她又懂事又听话,这一走,我还真挺不适应呢。”

  穆和和沈燕都喜欢中国菜,土耳其人对酸味的食物十分青睐,东北的酸菜成了他们的最爱。两人还特别喜欢吃鞍山的特产———南果梨。穆和痴迷中国的古典音乐,“女子十二乐坊”是他的最爱。沈燕的爱好就前卫多了———喜欢周杰伦和阿杜,理由是“周杰伦唱歌快,从来听不清,而阿杜唱歌特别浪漫”。沈燕还对鞍山的岫玉情有独钟,“这么美丽的宝石,是土耳其没有的”。谈起土耳其和中国民俗的异同,穆和说:“中国人起床太早了,睡觉也早。在土耳其,我们都是晚上12点以后才睡,上午10点左右才上班。鞍山人酒喝得太多,我在家里时,父母很少喝酒,我们也不喜欢啤酒,一闻啤酒的味道就要醉了。”

  回国前最舍不得“中国亲人”

  “穆和、沈燕的中文进步得太快了,学了三个月就能用中文和别人交流、讲课。”九中的施莉老师说,穆和、沈燕刚来时只会说:“你好”,现在不但能把一双300元的鞋“砍”到50元买下,还会说“我的妈呀”一类的“土话”。就是有时搞不太清词句的顺序,有一次他们为大家唱完一曲《橄榄树》,本想说“谢谢大家”,可出口就成了“大家,谢谢”。与鞍山市民交流的时间长了,两人发现,很多人因他们的外表而先入为主,即使他们说的是汉语,对方也说“听不懂”。有一次,大家去参观沈阳世博园,很多游客想与穆和、沈燕合影,一个女孩一句话不说,就是用手比划,穆和说汉语她也不吱声。善良的穆和以为对方不能说话,马上配合拍照,等女孩说出一声“谢谢”时,穆和被吓了一大跳。

  老师、同学都很喜欢这两个聪明、懂事的学生。两人在回国前也特别舍不得这些“中国亲人”。“我们爱鞍山的酸菜,鞍山的南果梨、玉,但更爱老师和‘爸爸妈妈’。”沈燕说,自己以后要从事中国和土耳其的贸易往来工作,而穆和则希望从事两国文化传播交流工作。

  图:回国前,两位土耳其“老外”再次接受了记者采访。

  首席记者周石摄(记者张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