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房顶盖苫布廊柱裹塑料围墙长小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1:42 黑龙江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 于鸿斌

  “省民博一大怪,琉璃瓦苫布盖。”22日雨后,记者在东北第一大、建筑级别可比北京故宫的哈尔滨文庙看到了这样的真实一幕。

  哈尔滨文庙,有两块牌子,一个是文庙,一个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说起文庙,
冰城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印象是:知道,挺破的。记者眼前的文庙是,建筑群一气贯通,来这儿一游,精神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但不容乐观的是:始建于1926年的哈尔滨文庙至今已经80年,因从未大修而破败难当,令游客搓手不已。

  皇宫规格造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1929年建成,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孔庙,是哈市唯一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占地2.3万平方米,在全国孔庙中属第三位。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建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两边建筑对称排列,由殿堂、两厢、门庭和围墙组成三进院落。沿中轴线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万仞宫墙(影壁墙)、泮池泮桥(俗称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四周环以黄琉璃瓦红墙。站在雄伟壮观的大成殿前,记者感受到了北京故宫太和殿的气魄。哈尔滨文庙的面积虽然比不上太和殿,但与太和殿一样,也是按照皇家的最高规格来建造的:同样的面阔11间,同样的黄色琉璃瓦,同样的龙纹瓦当和滴水,同样的重檐庑殿式。

  据哈尔滨文庙的夏彦斌介绍,面阔11间,在全国的孔庙中独一无二,北京和曲阜孔庙大成殿仅为面阔9间。“黄顶”在我国的古建筑物中为至尊,“金龙和玺”彩绘也是最高一等,这些都是帝王御用的建筑规格,因此,也有人称赞它为哈尔滨的“故宫”。

  哈尔滨素以其欧陆风情闻名于世,从城市建筑伊始,更多地反映出西方文化的痕迹。1926年的哈尔滨由奉系军阀、吉林军阀和黑龙江军阀控制。这些军阀都尊崇孔孟之道,痛感城市过于洋化,且洋式建筑有压住了龙脊之虞,于是先后兴建了普育中学(今哈尔滨第三中学)、极乐寺和文庙等中国式建筑群。1926年10月动工,官民捐资73万多银币修建文庙,张学良将军为文庙的修建撰写了碑文。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载老建筑破败随处见

  哈尔滨文庙只有影壁,没有正门,是哈埠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之所在。“没开正门之谜”的传说和“倒走状元桥”的民俗等,使得当下的文庙成了哈尔滨中高考学生的圣地。状元桥的小树上,密密匝匝地挂着写满愿望的红布条,大成殿也不时有学生模样的人停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勉联在润物无声中教诲着无数莘莘学子。与此同时,文庙的现状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1989年开展的孔子生平展至今还在延续……尤其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东西庑殿的房顶盖上了巨大的防雨布,年久失修的老建筑处处显露出破败。

  省民博馆馆长庞学臣对记者说,哈尔滨文庙,建筑保存完好,院落非常完整,不需要大手术,但需要大美容。历史的原因使得文庙没出状元不设正门的传统保留至今,因此今人也没有必要开正门,但按照古建筑遵守对称的原则,现在有东坛门,就该在对称的位置开设西坛门,使得“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庙多一个“有朋自远方来”的出入之所。现存1000米长的宫墙,不仅琉璃瓦大面积损毁,墙体斑驳,而且有的墙头还长了蒿草和小树,急需完整地修复。记者注意到,在前院内,支撑“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个东西牌坊的柱子上缠着塑料布,塑料布下的柱子露出了木头的纹理。通往中院的西掖门被封死了,原因是墙头的瓦砾脱落,管理人员害怕门墙倒塌伤人才出此下策。

  记者注意到,文庙最为壮观的大成殿金顶上长满蒿草,彩绘残缺不全,汉白玉栏杆已经倾斜,古建筑的棂窗也因陋就简地补成了现代的手法。就建筑格局而言,破坏最严重的是崇圣祠。这里曾做过学校和仓库,为了扩大使用面积,人为地把殿前的廊柱砌成了屋墙。走在文庙中,庭院之内的园林古松参天,灌木葱郁,却没有一处能够容纳上百人集会的小广场。记者还了解到,文庙的安全防火措施还停留在“古代殿前两个大水缸”加两个灭火器的落后时代,还在靠人死看死守。监控、喷淋设施等还是空白,灯饰化更是奢望。

  文庙大修需4500万

  据了解,南岗区要在文庙、极乐寺、文化公园地区打造文化旅游金三角,而该区相关人士也表示,文庙墙外的环境整治他们包了,但墙内爱莫能助。在哈尔滨的老建筑中,除了寺庙,能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老建筑,少之又少。据文庙的管理负责人介绍,文庙大修需要4500万。对此,省政府、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也非常重视,今年4月份省政府就给了200万元抢救性修复资金,但只能是缝缝补补,要想进行集中整治还是纸上谈兵。

  “如果一次性输血到位,哈尔滨文庙完全有能力也有计划完成永久造血的经营化转变。”庞学臣对此显得信心满怀。据了解,前年,来我省旅游的人数已达4000余万人;去年,来哈尔滨旅游的人数就超过了300万,如果有10%%以上的游客到文庙参观,仅门票一项就有约500万,完全有能力通过收入来维持文庙的建筑保护,但目前的情况是,破败的形象的确有碍观瞻。

  据介绍,把文庙办成哈尔滨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想法已经在酝酿。从古到今,民间就有周岁儿童“抓周”、学龄前儿童“开蒙”、满15岁“及笄”,也就是成人礼等传统礼仪习俗。比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首先拜了孔子像,然后才开始他的学习之路。如今,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各国,儿童上学前都要到孔庙去开笔寻求智慧,哈尔滨文庙也在筹措“开蒙礼”。学龄前的儿童可以在生日或者幼儿园毕业和小学开学前,举行这样的活动,在古筝曲的背景下,内容包括听孔庙的讲解,走状元桥,在棂星门下开笔,并集体咏颂三字经等。

  记者在文庙采访时,遇到了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来文庙。在状元桥下的小树林中,挂满枝头的红布条也在默默见证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庙管理者也一再表示,文庙的每一处景点,都有历史和教育的内涵。

  据悉,文庙还计划将东西庑殿办成状元楼,也就是将1977年至今,我省和哈市的文理科状元的标准相悬挂其间,以此勉励后来者,并打算购置“中式的博士服”来满足不同游客的拜谒需求,但这一切,还要建立在文庙修复如初之后。历经80年风雨的老建筑,静静地见证着冰城突飞猛进的发展史,也在默默地期待春天的早日到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