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清华学子眼中的“关爱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4:22 深圳特区报

  6月28日至7月4日,由李强教授率领,众多博士生、硕士生等组成的清华大学课题组一行14人专程来到深圳,就深圳“关爱行动”展开为期一周的课题调研。期间,清华学子深入街头巷尾,走访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和爱心企业,走进市民家庭和爱心人物中间,全方位、多视角地与关爱行动“零距离接触”。昨天,清华学子们结合几天来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深圳“关爱行动”。

  社会学博士张瑞霖:

  关爱行动帮人们寻回“精神家园”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张瑞霖说,以前的深圳之行都是“生活式”的居住,只是感受到这座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生活。“这次来到深圳,通过调研关爱行动,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充满温情魅力的另一面,以及政府在公众中广泛的影响力。”她说,深圳开展关爱行动的经验,可以为国内其他地方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瑞霖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失衡,诸如社会道德面临冲击,人际交往中的信任缺失现象和社会失信现象比较突出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委、市政府从“以人为本”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发起关爱行动,通过整合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三方的资助资源,对贫困和弱势群体施以帮扶,重塑起人们的社会信任,帮助人们寻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同时,关爱行动也为不同的群体创造了沟通交流的渠道,这对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圳关爱行动每年一届,每届历时3个月之久,还设立了常设机构,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惯用的“运动式”的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一种长效机制。她说,深圳关爱行动的巨大社会效应,将会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张瑞霖博士建议,在关爱行动中,政府还可以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比如能有更多的政府公务员以市民身份加入到这一公益活动中来,其社会意义和示范效果将更加显现出来。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激励机制,让爱心人物、爱心家庭、爱心企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只有形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关爱行动才会有不竭的生命力。同时,她还希望通过制度创新,使每年为期3个月的深圳关爱行动“常态化”。

  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王美琴:

  关爱行动发掘出巨大的民间力量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王美琴说,这几天里令她感受最深的是,在6月29日,课题组到深圳市红十字会采访,她看到了外面躺着很多无偿献血的人,她被这些有爱心的人感动了。当她得知深圳已经连续7年做到临床用血100%来自市民街头无偿献血,王美琴说这个城市感动了她。

  王美琴认为,关爱行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发掘出巨大的民间力量,在这几天的调研中了解到,在关爱行动搭建的平台上,由于政府、媒体的参与,广泛地发动了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而在各种各样的关爱行动当中,很多的关乎关爱的人和事又感染了更多的人,吸引了他们的积极参与,这是一种创新。王美琴说,关爱行动对青少年一代还能起到一种行动的教化作用。教育是强国的根本,经济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重视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和传承文明,深圳关爱行动倡导的“关爱”理念,与中华民族的“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理念是直接相关的。

  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任姗姗:

  关爱行动营造了互动互助的社会氛围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任姗姗表示,从开始接触材料到这些日子的实际走访,深圳的关爱行动给她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不是一个单一的行动,而是多方面的行动;不是强制性的,而是鼓励和动员性的,对整个社会起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她认为,深圳关爱行动让人们对“关爱”有了更广义的理解,这其中包含着纵横两主线,纵向的就是富帮贫、强帮弱,主要是物质方面的救助行动。而从横向上看,关爱行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捐钱捐物、扶贫济困,而是扩大为不同层次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互助。例如,在访问市教育局时得知,很多学校通过鼓励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做一些家务等小事,培养学生爱父母、孝顺父母的观念;而一些爱心企业则经常为员工举行联谊会和体育活动之类,这些小行动都将更广泛的社会成员纳入其中。所以,她认为深圳的关爱行动不是简单地做一两件事情或者几项活动,而是致力于营造一种长久的互动互助的社会氛围。

  人文社会科学院本科生葛银锋:

  搭建“爱心平台”媒体功不可没

  “如果说深圳关爱行动是一个平台,把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起来,把捐助者与受助者连接起来,那么在搭建这个平台的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在进行了历时一周的深入走访调查之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3级本科生葛银锋感触很深。

  葛银锋说,在营造社会氛围方面,新闻媒体有着其他社会公器无法取代的优势,良好的社会氛围又可以影响和引导政府、企业、民间团体和公民等社会成员“人人向善”。在已经开展了三届的深圳关爱行动中,深圳媒体坚持“正向激励”,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爱心人物、爱心家庭、爱心社区、爱心企业,激发起每一位社会成员心底的爱心,在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亮色的同时,提升了社会信任度。比如说丛飞,他是深圳爱心市民中的优秀代表,多年来,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却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是媒体的宣传报道把他推到了公众面前,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