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能去坦桑,一生无悔!”访第一批援坦医疗队队员赵景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10:51 大众网-鲁中晨报

  

“能去坦桑,一生无悔!”访第一批援坦医疗队队员赵景浩
坦桑尼亚副总统(左五)与中国首批援坦医疗队队员在机场合影,图右五为赵景浩

  7月4日,记者见到已经75岁的赵景浩,退休之前他是淄博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作为中国第一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专家组组长,他把一腔爱国热情,化为对坦桑尼亚人民的深深关爱,为中坦两国的友谊注入新的内涵。

  1967年,卫生部开始选派医生到坦桑尼亚。“那个时候所有主治医师资格以上的医生受卫生部直接管理,我们的资料也都被他们掌握。”经过层层选拔,还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工作的赵景浩被委任代表中国外科手术人员去坦桑。

  巨额报酬前 他们不动摇

  1968年1月,经过简单的英语、技能等培训后,赵景浩等7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首批援坦桑医疗队出发。“我们出发前,陈毅副总理给我们送行,我清楚地记得,总理说过:‘要全心全意为当地人民服务’。”医疗服务队首先从北京出发,到上海坐飞机,飞机飞到巴基斯坦,然后转到坦桑尼亚。“下飞机的瞬间,身旁人悄悄说,副总统亲自来接机。当时我很吃惊,这对我们中国医生来说是莫大的荣誉。”随后,中国医疗队被接到总统府,这也是最高荣誉。“一定要把这儿当成自己家,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总统的话,让站在广袤而美丽的非洲草原上的中国医疗队队员感动不已。

  几天后,当中国医疗队准备投入到为坦桑尼亚人民救死扶伤的队伍中时,意外情况发生了,坦桑尼亚方面表示,中国医生来坦桑服务,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当时具体多少报酬我忘记了,但非常高,核算成人民币应该是5500元,而我的工资每月只有100多元。”巨额工资面前,中国医疗队队员没有动心。“我们是志愿来服务的,不要一分钱的报酬。”

  为了证明这句话,中国医疗队和坦桑谈判三个月,最终,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表示了中国医疗队是无私奉献,不要一分钱报酬的愿望,这件事情才算了结。

  三天三夜 老华侨“寻亲”

  有一次,总统要到赵景浩所在医院看望病号,按照惯例,总统可以随时看望各种病号。可这一次,总统到达医院后,对照一下探视时间,发现还有半个多小时,总统坚持等待,这对中国医生是极大的尊重。

  一名60多岁的老华侨,在坦桑居住多年,从报纸上获悉中国医生来到坦桑的消息,当即开车赶来。不巧,此时,中国医疗队又出发前往另外一个城市。老华侨并没有放弃,继续根据报纸上的信息追寻。等他到来的时候,中国医疗队又出发了。如此反反复复,这名老华侨追了三天三夜,最终见到了中国医疗队队员。见面的瞬间,老华侨哭了,那种在异乡见到亲人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也只有在此时,才能感觉到中国人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

  “能去坦桑,一生无悔!”回忆在坦桑的4年,赵景浩对做过多少手术已经没有印象,但坦桑人民的热情、在外中国人之间的亲情总难以忘怀。多少次一觉醒来,自己仿佛还在坦桑,还在没日没夜为坦桑人做手术、看病号。(a8)(记者 孙玲玲 通讯员 陈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