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教授工程师志愿当农民 花20万买飞机用来种大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12:35 新闻晚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农民辛勤耕作的形象已深印人们的脑海,但记者昨日在金山区廊下镇却看到,种植变成了一件轻松又有趣的事。智能大棚、电脑监控、跟踪寻呼等高新技术,尽现现代农业园区,甚至有人花20余万买了一架飞机专种大米。

  一人种500亩水稻

  廊下镇上有个小型机库,停放着张炎夏刚刚试飞成功的农用飞机。曾经是教授工程师的他志愿做一个种植500亩水稻的“农民”。“种地靠天吃饭当然很难赚钱,但用上新技术就不一样了。“上海金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炎夏教授说。

  张教授采用与农民合作签约的模式,农民仍种自家的田,但必须严格按照张教授的科学方法种植。他以出厂价向农民提供种子、肥料、农药,播种、施肥、灭虫通过飞机空中作业,降低种植成本,最终金廊公司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回收这些优质米。“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专业分工’我一个人就能种500亩水稻。”张教授说。

  “新式”大棚幸福妈妈

  规模农业的影子在廊下村比比皆是。全市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反季节桃园、出口花卉基地等23个已落地项目成为别致的景观。由于不少种苗对环境要求极高,上千平方米的温室玻璃大棚配有锅炉、管道、水帘等调温设施,雨水收集系统、滴灌、喷雾等灌溉设施如同机器人般,可自动给幼苗浇水,一改以往塑料大棚的落后景象。

  一个基地占地几百亩,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开发科科长盛东说,新农村通过宅基地置换和土地流转,让农民住进了政府建的新房,也使土地得到相对集中,大规模的各类专业园区又给农民带来了就业岗位。记者在玉环灵芝基地看到,自从喜冷不喜热的灵芝搬进带空调的玻璃大棚,已经有120位当地贫困妈妈学会了灵芝培育、加工等专业技术,通过劳动脱贫。

  网上种田创新天地

  在上海水产大学特种水产研发基地,记者通过传感器能看到每个养殖车间的水温变化、含氧量及虾苗情况。盛科长告诉记者,如此一来,网上种田不再是梦想。有兴趣的市民可以“承包”几亩地,由专业公司照管,自己在家指挥,秋收时节举家到金山“农家乐”。

  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孵化区内花瓣状“异型温室”将对外营业。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特色农作物,也能同时接纳两三千人活动或就餐,在特种蔬菜区、百果园、田园风光区、农耕文化馆、农牧畜类区和乡村

别墅区等处体味田园风情。

  “新农村”就是给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结合的感受。”廊下镇薛晓虹书记说。□晚报记者王楠 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