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精神病父亲软禁13岁女儿 揣斧不让前妻靠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03:15 北京晨报
精神病父亲软禁13岁女儿揣斧不让前妻靠近(图)

精神病父亲软禁13岁女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精神病父亲软禁13岁女儿揣斧不让前妻靠近(图)

短信内容


  父亲怀揣斧子陪读 女儿靠短信与母亲联系 法律援助机构介入此案

  “我爸和我说了,不让我上(初中)了”、“我怕他带我走”、“我走了你还能找到我吗”……这些短信是13岁的女孩小蕾(化名)可以向自己母亲求救的唯一方式。可怜的小蕾正被患有疾病的父亲软禁在家里,根本无法与外界接触。为了防止小蕾逃走,凶恶的父亲不准她上学。即使偶尔被允许去学校,父亲也会揣着一把斧子陪读。昨天,小蕾的母亲苏女
士(化名)流着眼泪对记者说:“我与丈夫离婚后,女儿归丈夫抚养,现在我要想尽一切办法解救孩子,争回孩子的抚养权。”记者获悉,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已介入此事,工作人员正在努力帮助苏女士寻求法律救济。

  隐瞒:丈夫有病妻子不知

  丈夫怀疑妻子不忠,妻子不堪打骂

离婚

  “前夫不准女儿上学后,也不让女儿见我了。”提起女儿小蕾,苏女士落泪了。她已经有5个月没见到小蕾了。女儿的安危时刻牵动着这位母亲的心。

  “厄运是从婚后开始的,结果却连累到了孩子。”苏女士哭着回忆说。1993年2月,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前夫,两人于3个月后结婚。婚后,夫妻两人住在位于海淀区一个家属院里的公公家中,倒也相安无事。谁料,前夫因苏女士外出办事回家晚而生疑心,随后动手打了她。“他又犯病了。”当时婆婆这样叨唠。任凭她反复追问,婆婆也不再说什么。

  直到前夫被送进医院,苏女士才知道他患有精神方面疾病已达10年。“我被骗了,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我还是忍了。”苏女士说。同年年底,她生下小蕾。

  她本以为有了孩子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前夫竟怀疑孩子是别人的,与其争吵、打骂不休。她只得提出做亲子鉴定,但对方并不同意。去年4月,她不愿背“黑锅”,便与前夫协议离婚。“他有固定工作,经济条件比我好,我就同意女儿由他抚养。”苏女士现在对当时这个决定后悔不已。

  “搬家”:前夫不准女儿上学

  苏女士提出由自己担当小蕾抚养人,遭前夫殴打

  离婚后,苏女士搬出了公公家,以打零工为生。每月仅四五百元收入,她都尽量省下来留着给女儿用。每次她见到小蕾,都会买东西逗她开心。前夫没有异常,她也很安心。

  但是,噩梦还是降临了。今年1月底,前夫突然打电话称“小蕾出事了”。苏女士立刻赶过去。“妈,爸总瞎猜。”小蕾扑进她怀里哭了。“别怕,你爸有病。”她安慰着女儿,却心如刀绞。

  不久,“犯病”的前夫带着小蕾跑出了家。当天,苏女士得到消息后,就赶去一直跟着他们,可前夫就是不让她接近孩子。幸有好心的朋友出租房子,前夫和小蕾才得以落脚。从此,前夫不准小蕾上学了。

  苏女士的朋友告诉她,每次小蕾的父亲不许小蕾上学,小蕾就不停地哭,父亲抬手就朝孩子身上打,他每次打她都插着门,不让任何人进去劝阻。有一次,这位朋友听到打骂声撞开门,发现小蕾的父亲目露凶光,小蕾蜷缩在墙角,浑身哆嗦,嘴边流着血。

  为了让孩子能正常上学,苏女士登门向前夫提出由自己担当小蕾的抚养人,对方竟当着孩子的面对她大打出手。小蕾央求说:“爸,别打妈了。”凶恶的前夫却举起斧子威胁说:“你再来要孩子,就弄死你!”苏女士只得趁机逃走了,也没有再见过孩子。而前夫也带着小蕾搬回家里。

  陪读:父亲揣斧校园转悠

  母亲与女儿难相见,学校老师帮忙通话

  “小蕾是个好学生。”在学校里,老师们都这样评价。对于小蕾的父亲,老师们说法不一。有的说“没法和其父沟通”,有的说“太恐怖”。小蕾的班主任崔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小蕾受其父阻挠经常不能按时上学,老师们常常连续一星期都见不到她。老师们询问其父,对方总说“家里有事”、“孩子生病”或者“这是我的孩子”。

  每次小蕾偶尔到校,其父都会陪同,老师们劝他离校,他说什么也不走,就在校园里转悠,看着小蕾。“见到其父兜里揣着斧子,大家也不好说什么了。”崔老师说,原本活泼的小蕾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和同学们玩了,她与老师说话要看其父的脸色。

  小蕾的父亲多次在上课时闯进教室,强行拽走小蕾,授课老师们上前劝阻,对方破口大骂“你闭嘴”、“你管不着”。一次,小蕾的母亲赶往学校看望女儿,却由于前夫在学校守候而告终,好心的崔老师帮助母女俩通过办公室电话“会面”,小蕾怯声说:“妈,爸就在附近。”

  今年6月,小蕾考初中前,其父不让她来校复习。崔老师为此前去拜访,发现小蕾被锁在家中,其父不让她接触任何人。“作为老师,我想见小蕾一面也不行。”崔老师叹了口气。

  软禁:买菜也要带着女儿

  手机短信成了小蕾与外界唯一的联络方式

  在当地居委会协调下,小蕾最终参加了今年的小升初考试。居委会工作人员张女士介绍说,居委会了解此事,在小蕾考完初中后,其父就对她寸步不离,连买菜也带着孩子,小蕾变呆了。居委会曾派人询问小蕾的

录取情况,其父大声嚷着“别管、别管”。“再这样下去,小蕾就毁了。”张女士说,大家都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为了随时监视并控制女儿,前夫给了小蕾一部手机,手机短消息成了母女俩的唯一联络方式。苏女士说,小蕾第一次在上厕所时发短信说,她会见机发消息过来,妈收到消息可以回复,但不能主动打电话或发消息与她联系,要不爸会把她藏起来的,不再让她上学了。

  “我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苏女士决心通过法律程序取得孩子的抚养权,以此来解救自己的女儿。这样,她就可为小蕾办理转学,保障孩子正常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

  由于此案比较复杂,打官司需要一段时间,可两个月后,小蕾就要开学了,她的学业将可能因为其父的阻挠而被延误。目前,小蕾的转学问题是关键,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愿意接收她的学校。

  截至发稿前,苏女士收到小蕾最后的短信,上面说:“他肯定不让我上(学)。”苏女士担心不已。

  最新进展

  海淀区法援中心

  已经受理此案

  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已受理此案,为苏女士提供法律援助。“此案很特殊,中心已指派援助律师,专门负责处理此事。”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陈峰律师负责处理此案。他认为,苏女士想取得孩子的直接抚养权,只能向法院提起抚养权变更之诉,同时在开庭前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以避免父亲对孩子造成进一步伤害。如果先予执行申请未获批准,法院经开庭审理作出判决,一旦苏女士变更抚养权的诉讼请求获得支持,她不得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父亲抗拒执行时,法院将可采取拘留等强制手段,保证孩子安全回到母亲身边。

  专家支招

  可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关于对小蕾的抚养问题,陈律师告诉记者,小蕾的父亲患有精神方面疾病,不适宜做孩子的直接抚养人。根据现在的情况,小蕾的父亲继续直接抚养孩子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当务之急是尽快解救孩子。”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说,苏女士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请求帮助,并向当地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反映此事,经查证属实,由当地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协调公安机关对小蕾的父亲进行说服、劝解。如果其父不听或屡教不改,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先行解救受困孩子。

  [母亲·对话]

  即使是吃

咸菜

  也要让她上学

  记者:您现在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苏女士:我父亲患有心脏病,属于高危病人,继母因脑出血处于半瘫状态。我靠打零工为生,每月有500元收入,除去每月250元的租房费用,剩下的250元省下来留给孩子今后上学用。为了节约开支,我平时在家里不吃饭,幸好上班时可以有两顿饭,能勉强度日。

  记者:收到孩子短信,感受如何?

  苏女士:第一次收到孩子短信,是今年“六一”儿童节,当时已有四个月没见过孩子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别想念孩子。孩子在短信中说:“你是妈妈吗?请在五分钟内回消息。”我哭了,哆嗦着回了短信,没有一个标点,生怕晚了会给孩子带来危险。自此,每天晚上等待孩子的短信成为我的一个习惯。每天能收到孩子短信,让我很安慰。

  记者:有没有收不到孩子短信的情况?心情如何?

  苏女士:前夫曾把手机没收,结果孩子一连五天没有发消息。我害怕极了,整日以泪洗面。

  记者:如果孩子回到您身边,您考虑过会怎么生活吗?

  苏女士:如果孩子回到我身边,我会再做一份兼职,多挣些钱。即使是吃咸菜,也不能让孩子失学。但我现在压力很大,特别担心前夫在孩子回来后,采取极端行为报复我的家人。

  专家观点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也是一种法律关系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子女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但是血缘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父母对待子女的行为应该置于有效的法律监督之下。

  佟丽华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在所有的立法中,不但明确未成年人本人有权提起涉及他们权利的诉讼,而且在未成年人与监护人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未成年人亲属、所在地居(村)委会、民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或其他政府主管部门都有权代表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起诉其父母。

  据佟丽华介绍,在美国各州,政府有专门的机构接受举报,一旦查实,轻则训诫、罚款,重则剥夺监护权、追究刑事责任;孩子则会被安排到亲属家,或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家,或社会寄养机构。

  儿童的最大利益

  是衡量监护权标准

  父母监护权是否应被剥夺,其衡量的唯一标准是儿童的最大利益。佟丽华指出,依此标准,以下情况可以剥夺父母的监护人资格,而由国家监护机构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父母不尽监护职责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不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养成严重不良行为或者触犯刑律;父母不尽照顾、监督职责导致未成年人经常受到伤害等;父母虐待未成年子女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父母有严重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如父母经常打骂老人、父母吸毒、父母合伙盗窃等;父母都被处以刑罚;父母有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传染性疾病;父母离婚时都不同意抚养孩子。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武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