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居民信箱正悄悄变化着 “家书”比重大幅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1:40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近段时间,不少纳税人收到了广东省地方税务局的函件,告知过去一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情况。账单函件越来越多地在市民的信箱中出现,带给人们丰富精神粮食的报刊也成了信箱承载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通信、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一封家书抵万金”早已成了过去,信箱承载的内容在时代变革中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信箱盛满“精神粮食”陈先生一家三口都离不开自家的信箱。每天,他都会打开信箱取出自家订阅的两份报纸,同时看一看自己订阅的《财经》杂志是不是已经送到,而妻子则关注着她订阅的《花溪》,就连小儿子
也会踮起脚往信箱里看一看自己的《东方娃娃》来了没有。陈先生说,虽然家里有电脑可上网,但总觉得不如冲一杯清茶,捧一本自己喜爱的杂志或一份报纸靠在沙发上静静翻阅来得惬意,所以他们每年都会订上几份报刊。属于儿子的杂志虽然每月只有一本,但这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期待,每天看一看信箱成了小儿子的一个“重要内容”。家书“难敌”账单函件除了装盛丰富的“精神粮食”,信箱也成了各种生活消费反馈信息的载体。现在的家庭,每月都会收到几份对账单:电费、电话费、银行卡消费……随着消费信息的透明化,各种消费账单函件越来越多。市邮政局投递分局的胡峰明局长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之初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联结亲朋戚友情谊的“家书”,几乎占了信函类的9成多,因为那时候电话的普及率还不高,人们传情达意基本采用书信往来。但随着电话普及,加上网络的发展,人们在传情达意方面有了更多便捷的选择,“家书”逐渐退居到次要的地位。而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其它很多生活信息函件要通过信箱传递。目前,账单函件在信函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7成多。此外,商业信函也占了相当的比例,而“家书”现在只占了不足1成。实物投递“异军突起”在汕工作的刘先生虽然经常和湖北的父母通电话,但每当看到信箱里出现一张邮包领取通知单时,他知道,父母又给他们寄来了家乡的土特产,这份深情厚意所带来的精神安慰,是在电话里永远无法感受到的。投递员小许告诉记者,以前人们在节日时喜欢通过书信、明信片等表达情意,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他负责的一所学校,每到节日时投送的明信片总是装了一麻袋。而现在用书信、明信片传情达意的方式绝大部分已被电话、短信息取代。本报记者许玉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