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儿子留下无奈书信将重病母亲抛弃在医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07:20 舜网-济南时报
儿子留下无奈书信将重病母亲抛弃在医院(图)

重病老人被儿子抛弃在医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见习记者 苏珊 黄强 记者 王凯 实习生 徐雯 摄影 陈长礼

  她是一名年逾花甲的母亲,如果不是病痛的折磨,她本该与丈夫、儿子享受着天伦之乐。现在,她只能孤独地躺在病房中,等待着生命的流逝。

  她本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儿子和丈夫抛弃了她……

  她,被儿子和丈夫抛弃

  她,一名胃癌晚期的老人,在7月6日被儿子和丈夫送到省千佛山医院。在儿子和丈夫看来,来此就医的理由很简单:想免费为她治疗。

  为此,她丈夫和儿子找到

医院医务部,称通过媒体得知该院是省慈善医院,因此想来免费治疗。医护人员向他们解释了慈善医院的性质,建议他们申请该院的惠民医疗,于是她在丈夫和儿子的陪伴下住进了肿瘤免疫科。

  在她的入院登记表上,留着这些信息——患者姓名:王美容;出生日期:1940年7月6日;入院日期:2006年7月6日;工作单位:无;住址:山东省单县曹庄镇曹庄村;患者家属姓名:曹正;与患者关系:母子关系;联系电话:……

  王美容入住时已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因怕她的外形让其他病人难以接受,医院安排她单独住一间病房。入院的前3天,她儿子和丈夫很配合,希望医院全力治好她的病。直到7月8日晚,她儿子一直守护着她,寸步未离。但是7月9日,一切起了变化。

  7月9日8:00,值班医生来查房。推开门后,医生愣住了:偌大的病房里只有王美容躺在床上,之前一直陪伴她的家人不知去向。等待多时,她的家人一直没有出现。医护人员按王美容入院时其家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询。电话打到单县曹庄镇曹庄村,该村负责人表示村里没有叫曹正的人,给王美容的儿子打电话,对方却一直关机。

  当天11:45,医护人员在病床上发现了王美容的儿子留下的一封信。医护人员等待了一天,她的家人仍未出现,医院认定王美容被家属抛弃了。

  事情发生后,院方经协商决定,继续按原来的治疗方案为王美容治疗,生活起居暂由护士负责。但如果她的家人长久不出现,医院该如何处理?对此,院方还没有商讨出相关意见。

  病房里只有她,躺着……

  在充满来苏水味的病房内,她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因为怕瘦得有些吓人的病容刺激到其他病人,她被单独安排在一间病房内。儿子之前买给她的卫生纸还放在床头柜上,她的衣物也在柜里整齐地放着,除了这些东西和房间里的空气,陪伴她的只有病床。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睡觉。听到有响动,她睁开眼睛,面无表情地看着身边的陌生人。

  瘦!这是她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医生说她现在的体重只有29公斤,整个人就像被包在一张皱巴巴的皮囊里。老人眼眶深深下陷,显得眼睛格外突出;四肢细得像木棍,胸部凸显出一根根肋骨,腹部遗留着病魔留给她的“礼物”——那是一条长20多厘米的手术伤疤。

  “您今年多大年纪了?”她只颤颤巍巍地伸出左手,反复翻转着手掌。护士告诉记者,老人其实是可以说话的,当护士问她身体状况时,她都会回答,但问到她的家庭情况时,老人就开始沉默。

  老人还在翻转着手掌,嘴里念叨着,眼中也渐渐有了泪光。记者俯下身子把耳朵凑在老人嘴边。听到她在念叨:“10万……10万……”

  “您说的是已经花掉的医药费吗?”“想不想再见到您的儿子和丈夫?”听到记者的问话,老人不断点头。

  “那你要告诉我你家的地址才行啊。”闻此,老人挥了挥手,不再说话。

  不知老人为什么不愿意透露家属的信息,或许,她已决心不再因昂贵的医药费而连累家人……

  来自人性深处的颤抖

  屋里不冷,我却在颤抖,在看完这封信的时候。

  在我已有些湿润的眼中,这名母亲正在燃烧,从丰腴燃烧成一段枯柴。她那微弱的生命之火,温暖了公婆、弟妹、丈夫、儿子,温暖了一个在贫穷中挣扎的家。但在生命之火即将燃烧殆尽时,那些享受了温暖的人们,却转身离开,甚至不愿去看那枯柴熄灭时的最后一缕青烟。

  在儿子的信中,这名母亲的确一生辛劳而多灾多难,而我觉得,她最大的灾难是现在。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异乡的医院里,儿子、丈夫已不会回来,身边的每个人都那么陌生。病痛中的人很脆弱,孤独的人很脆弱,被亲人抛弃的人很脆弱……

  人都会有一死。是在孤独中等待死亡,还是在亲人温暖中含笑九泉?请每位看到以上文字的人们给自己一个真实的答案。

  那名祝母亲来生好运的儿子,他的答案已很明显,他的境界似乎很超脱,他的景况也的确令人怜悯,他的选择也确实出于无奈,他对社会的评价也不无道理。只是,我很想知道:在一步一步远离病痛中挣扎的母亲时,他的心中,有没有一丝丝颤抖?

  我的心在难以抑制地颤抖,因窥视到别样的人性而颤抖。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马上回家,大口大口吃我妈做的饭,然后告诉她,我爱她,我愿一直陪伴着她。

  人伦惨剧还是无奈选择?

  “儿离病母”请您评论,热线电话82886095

  儿子让辛劳一生、身患绝症的母亲孤零零躺在医院里,自己和父亲离去,留下一封洋洋洒洒、看似写给母亲实则不然的信。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所城市、我们身边。这是人伦惨剧吗?还是因生活所迫的无奈选择?有谁能够提供这一家人的更多情况?本报今天起开通热线电话,倾听您的声音。热线电话号码82886095,开通时间为9:00—17:00。

  儿子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母亲:

  你的一生平凡而又了不起。

  上世纪五八年(指1958年 记者注),十八岁的你嫁了人,不幸的是我爷爷、奶奶不堪生活困苦,相继病故和自尽,都是你借钱料理了二老的后事。可两位老人留下了几个月大的四姑、几岁大的三叔和十来岁的三姑,由于我父亲过度老实,家里大小事都漠不关心,你自己未生育就做起了奶妈、嫂娘。冬天,你砸开池塘厚厚的冻冰给三叔、四姑洗尿布和衣服。那时国家一穷二白,家里穷得别说米面,就连野菜树皮都难找到,饿死人是常有的、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后来,加上我们兄妹五人相继出生共八个孩子,而一年四季你常为我们缝补衣服、做鞋到深夜甚至到天明,你的双手每年冬天都干裂,冻得血肉溃烂、白骨外露。当你无法忍受贫苦、精神、心理、身体、生活的压力时,你也不愿、更无法向人诉说。自己只好偷偷找无人的地方痛哭一场,向老天诉自己命苦。母亲,是你的勤劳辛苦和善良,甚至去要饭,才没有让我们一个人饿死,没让一个人冻伤。你任劳任怨二十年熬了过来。后又为三叔、两个姑姑和四个妹妹操劳盖房,结婚成家。可你现如今病成这样还不愿向他们要一分钱给自己治病,事实上他们也不富裕。

  母亲,儿子我身体也不好,有肝病,已纤维化,离肝硬化不远了,治疗几年花了不少钱。这三年加上给你治病,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能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你知道我快四十了,到现在都结不了婚,我父亲也为你欠了不少外债。

  母亲,虽说你以种田为职业,可你的大半生也像国家干部、军人、工人、教师一样,都是国家公民,只是职业工作岗位不同而已。作为一个劳动者,首先是为自己和家庭生存、生活而劳动工作,其次才能说是为国家做贡献、纳税、纳粮。是的,你也劳动辛苦了大半生,到如今向谁求得一点儿回报呢?是不是只能怨恨自己是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呢?

  母亲,儿子没能力去做生意发财,去偷去抢。我真的无法弄钱给你治病了,哪怕是人道一点儿的治疗费。在家看着你病死,真的会很痛苦!

  母亲,别怪儿子不孝!走好!祝你来生健康!好运!(此人附的诗歌一首)

  赠农民病母/任劳任怨五十年/纳税纳粮养何人/农民无知无病险/母病穷尽债累累/埋骨何须桑梓地/轻于鸿毛重于山!     06.7.8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